东莞对外开放即将开拓新格局
东莞对外开放即将开拓新格局
铺开一张珠三角地图,石龙货运站北接惠州,西临广州增城,位于东江下游。在这个以铁路为中心,水路和公路供给铁路的立体联网交通体系里,石龙货运站恰巧如一只灵巧的蛛匠,位于这张蛛网中央。
这张蛛网最强有力的一条蛛丝,便是“粤新欧”专列。它一头连接俄罗斯、中亚的广袤新兴市场,另一头连接泱泱货源地——珠三角,将东莞商品出口到“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
石龙货运站的开通与运营,是过去五年东莞创建海上丝绸之路先行市工作的缩影。
就在今年5月,东莞成功入选全国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综合试点试验城市,标志着这座以对外开放而著称的城市即将开拓新的格局,也为这座城市在更高起点上扩大对外开放提供了新的能量。
每个星期的周二,是石龙货运站最忙碌的日子。一辆橙色车头的专列停靠在车站,这是发往俄罗斯的“广东-新疆-俄罗斯”(简称“粤新欧”)国际铁路联运专列。
15天后,这辆专列便会抵达俄罗斯,这为货主们节约了大半个月的宝贵时间。在去年“粤新欧”线路开通之前,货主们出口货物去往俄罗斯及中亚,主要走水路,时间最少需要一个月。
“运的主要是服装、瓷砖、家电、电子产品等轻工业商品和日用品,都是俄罗斯和中亚地区需求量很大的货物,珠三角这方面产能大、质量佳、价格好,因此现在的一周一次的趟次供不应求。”东莞中外运物流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陈志鹏说。
这标志着在海关多样化监管服务下,更多企业将利用“粤新欧”国际专列踏上“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之旅。
东莞是因开放而崛起的一座城市,今后的东莞会继续打开开放之门,从世界汲取发展动力,让莞货更好行销世界。今年年初,市委、市政府提出,接下来,东莞将推动海外经贸代表处、经贸合作产业园布局建设和发挥作用,重点实施“国际展销平台”培育工程,探索在沿线国家建立“东莞产品展销中心”,帮助企业抱团“走出去”。
吸引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外商前来投资,汇集了近1.1万家外资企业,全球49家500强企业在莞投资项目88个……作为改革开放的先行地区,如果说,东莞用几十年时间构筑了对外开放的基础,那么过去五年,东莞则缔造出了一系列对外开放新的优势。
如今的东莞,留给世界的印象不只是“世界工厂”,也是“智造之都”。以IT业为例,东莞在全球扮演的不只是制造者,也是发明家。华为、OPPO、VIVO……2015年2.3亿部智能手机的出货量、17%的世界智能手机生产份额,一个全球前沿的智能手机业足以说明东莞开放型经济新的地位和优势。
过去五年,东莞开放的经济优势也体现了合作者的数量与质量。有官方统计,目前,东莞与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良好的经贸合作关系,2015年全市进出口总额突破1万亿元,总量位居全国第五位和广东省第二位。
为了吸引更多投资者来莞,东莞市政府通过制度革新的模式,担起了“服务者”的角色。过去五年,东莞在全国率先构建开放型经济政策体系、率先开展外商投资管理服务试点改革,率先启动水陆一体化“三互”大通关改革,不断提高贸易投资便利化水平。今年5月,东莞成为全国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综合试点试验城市之一,这座城市将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努力为国家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创造经验、作出示范。
东莞是“一带”与“一路”的交会点。海丝博览会的隆重登场,让这个“点”变得更加熠熠生辉,夺目照人。
东莞市艾尼索实业有限公司是一家典型的中小企业。在参加海丝博览会之前,艾尼索主要为广东发展银行、国旅等国内大企业生产礼品用表。参加海丝博览会后,收获了超过100万元订单。董事长余湖北认为,意义远非在订单金额,而在于成功将市场开拓到海丝沿线国家。
像艾尼索这样的企业还有很多——去年年底,不少莞企经过海丝博览会初尝甜头,不仅获得了订单,而且对开拓海丝沿线国际市场的信心大增。
海丝博览会的功能作用已经得到延伸,带来的效应日益凸显。首届办会便汇聚了6000多家境内外采购企业、1.5万的专业买手到场采购。2015海丝博览会堪称此前展会的“升级版”,增设2000个展位,增设“海上丝绸之路旅游文化展”“国际建筑装饰材料及工程机械展”“海上丝绸之路特色食品及农产品展”“国际茶文化精品展”“国际陶瓷文化精品展”等多个专业展区。
三届海丝博览会不仅凸显“与沿线国家共享黄金合作发展机制”的理念,专业化程度更高,也搭建了一个平台,创造了一个机遇,让“一带一路”战略下的中国企业、广东企业、东莞企业放心地“走出去”。
从地缘经济上看,广东自贸区对整个珠三角经济群、周边城市产生深远的影响。东莞地处珠江口东岸,虎门镇、沙田镇及虎门港与南沙仅有一水之隔,长安镇、长安新区与前海遥遥相望,对接南沙、前海两大自贸区版图的区位优势不言而喻。
自贸区将为东莞企业带来多方利好,为东莞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创新动力,带来全新的机遇。
在品字形的自贸区版图中,坐享多重叠加利好的东莞,将如何面对广东自贸区的发展利好及挑战?东莞给出的答案铿锵有力:身在自贸区外,走在自贸区前,同时主动融入对接自贸区,承载自贸区产业、人才溢出,服务东莞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
过去五年,东莞近水楼台先得月,利用自贸区的生产性服务业为东莞企业提供配套服务,为东莞企业提供融资支持,也降低企业物流成本,并且以东莞港为代表的海运航线和以石龙货运中心为代表的陆路物流线路的发展,最终也将转换为惠及企业的发展红利。
企业声音
东莞市大易产业链服务有限公司副总裁彭添才:
造环境 送政策 建平台 东莞跨境电商有美好前景
记者:这几年,你们公司在跨境电商方面获得了哪些支持,又是如何服务客户的?
彭添才:这两年,我们在市委、市政府、市商务局的大力倡导和支持下,真切意识到、感受到在东莞发展跨境电商不仅是一个趋势潮流,也有着更加美好的前景未来。
正因此,我们在2015年4月创办了东莞市大易产业链服务有限公司,这是东莞第一家以产业链服务命名的公司,2016年被评定为东莞市第一批电子商务示范企业。
市领导、市商务局领导也多次到我们公司调研,给出了很多具有实用价值和前瞻性的建议,我们顺势在2015年9月推出大宗商品现货交易平台——大易有塑,这是以塑料原料(通用料、工程料)为主要交易对象进行在线交易,同时提供金融、物流、仓储、保税、代理进出口等全产业链配套服务,截至目前交易规模已经达到70亿元。
记者:你们在跨境电商上汲取了哪些成绩和经验?
彭添才:我们要感谢东莞发展跨境电商给予的政策支持和良好环境,让电商企业可以轻松上阵,乘势而上,顺势而为。比如,我们大易有塑平台与东莞港开展战略合作,依托其线下仓储、物流、保税监管等资源优势以及平台产业链企业资源等优势,为客户提供仓储租赁、进出口代理、仓储质押融资、第三方物流配送及仓储管理撮合等相关产业链业务,为客户提供全程式供应链管理服务。截至目前,通过平台为客户做的进口原料代采业务规模已经超过1.5亿元。(来源:东莞日报)
下一篇:“中欧班列媒体行”采访团走进东莞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