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象

东莞市社会福利中心改扩建项目启用

 
  东莞市社会福利中心改扩建项目启用
 
  场地宽敞明亮、布置温馨舒适、设施一应俱全……市社会福利中心的孩子们终于住进了“新家”。昨日,市社会福利中心改扩建项目启用仪式举行。南都记者获悉,该项目启用后,共增加900张床位,解决了此前中心孩子们床位紧张的难题。从上月底起,孩子们开始陆续搬进“新家”;至本月底,600余名孩子将全部搬迁完毕。
 
  在昨日的市社会福利中心改扩建项目启用仪式上,市政府副秘书长张春扬表示,该项目是2013年市政府重点预备工程,也是2015年市政府“十件实事”之一,更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接下来,我们要加快健全和完善特殊儿童保障体系,为特殊儿童营造一个更加优美、优质的成长环境,让所有儿童在同一片蓝天下健康、快乐地生活。”
 
  据了解,市社会福利中心改扩建项目于2011年9月8日,由市政府批复同意建设,并于2012年3月16日完成立项。项目共投入1 .2亿元,建设资金从市福利彩票历年结存资金中列支。
 
  项目在市福利中心用地范围内新建两栋建筑物,用地面积约11604平方米,总建筑面积达35954.92平方米。新建两栋建筑物中,包括育婴楼和综合楼。其中,育婴楼地下1层为保教后勤服务功能,地上4层为育婴室,主要安置6岁以下儿童及残疾情况较重儿童。综合楼地下2层、地上10层。地上部分分南塔楼和北塔楼;北塔楼共有7层,主要布置功能室,包括康复区、资料室、音乐室、舞蹈室等;南塔楼10层,主要作为6岁以上儿童和青少年的宿舍。
 
  市社会福利中心副主任胡淑娟介绍称,该扩建项目启用后,将增加900张床位。据了解,此前,市福利中心孩子们的床位一直都很紧张。“之前一共只有250个床位,中心最多时有近900个孩子。”胡淑娟透露,当时,中心通过租用民房、利用员工宿舍和中心老人富余房间等办法来解决孩子们床位紧张难题。
 
  改扩建项目启用后,中心所有的孩子床位共1150张,目前中心的孩子近800名,床位紧张的情况得以解决。
 
  从11月28日起,中心的孩子们开始分批陆续搬进“新家”,至今已有500余名孩子搬进了“新家”;预计到本月底,600余名孩子将全部搬迁完毕。另外130余名在中心“阳光学校”上学的孩子,以及新收入院正在治病、观察的孩子则不搬家。
 
  除了孩子们的生活环境大大改善之外,孩子们的医疗康复水平也将继续得以提升。市福利中心副主任胡淑娟透露,目前该中心已向市妇幼保健院购买项目,由医院主导、中心配合的方式,为100名孩子提供全面康复服务,包括针灸、电疗等等。“明年我们将大力推进医养结合项目,加大医疗投入和跟社区医院、三甲医院的合作力度,为更多孩子提供更好的医疗康复条件。”
 
  综合楼的北塔楼主要布置为各类功能室,包括康复区、资料室、音乐室、舞蹈室等。其中,康复区有理疗室、康复室、康复评估室、言语训练室等等;资料室主要有阅览室,里面摆放了多种多样的书籍,比如各类童话书、小学作文、成语词典等等。
 
  综合楼的南塔楼主要作为6岁以上儿童和青少年的宿舍。其中,6层-10层主要用于大龄孩子宿舍,包括在市区各中小学、特殊学校上学的孩子们、在庇护工场和在外上班的大龄孩子。宿舍是四人一间,在外上学的孩子们每人配一个衣柜,一张书桌,方便学习。6层以下的宿舍每间房有13张床,每人配有一个衣柜。每张床的床头贴有孩子们的个人信息,包括照片、姓名和班别,方便管理。
 
  综合楼南塔楼、北塔楼之间的连廊上,还设置了动物角和植物角。中心的孩子和老师在植物角种满了绿色蔬菜;动物角则将养育小鸡、鸭子、小白兔、小羊等,让孩子们能够体验成长的乐趣。
 
  育婴楼则主要安置6岁以下儿童及残疾情况较重儿童。每间房的面积足有100余平米,配有12-16张床。除了床位外,房间内还配有活动区域、厕所、沐浴区等,十分宽敞明亮。
 
  市社会福利中心副主任胡淑娟表示,目前该中心共有近800名孩子,其中今年(截至11月底)新增110余名,87%是残疾孩子,病残率则高达92%。
 
  “新接收孩子的数量在2005年达到了最高峰,一年新增了近500名。”胡淑娟表示,近年来,新进孩子数量则逐年递减,去年全年新增了150余名。
 
  同时,截至11月底,今年共有40余名孩子通过涉外收养,前往美国、英国、西班牙、澳大利亚等13个国家生活。这些孩子大多数都患有轻度脑瘫、唇腭裂、先天性心脏病等,或患有多种残疾。此外,今年还有20余名健康的孩子通过国内收养,成功回归社会。(来源:南方网)
 
 
 
 
上一篇:借助阿里巴巴渠道优势助推东莞市企业开拓销售市场
下一篇:2017年东莞市大病保险起付标准下调至3万元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