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象

罗晓勤:实现产业支撑城市城市提升产业


  罗晓勤:实现产业支撑城市城市提升产业
 
  “2015年全镇GDP已达133.亿元,各项税收总额28.7亿元,力争到2020年全镇GDP超过200亿元”。近日,在接受记者专访时,石碣镇委书记罗晓勤说起了未来五年石碣的发展目标。作为英雄故里,石碣在改革开放初期把握了电子产业兴起的机遇,成就了今天的产业基础。近几年来,石碣面临着大项目少,工业投资不足,经济发展后劲有限的困境,要在东莞新一轮发展大潮中继续破浪前行,罗晓勤也有着清醒的认识:“解决产业水平较低和城市发展滞后的问题,实现‘产业支撑城市,城市提升产业’,石碣想要突围,未来五年要做的工作还很多。”
 
  有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名镇”之称的石碣镇,曾是中国电子制造业发展初期代工生产模式的成功代表。电子企业多达500多家,占全市的30%以上,规模上电子企业有93家,进驻了一批如台达、莫仕、太阳诱电、盈聚、东聚、五株等国内外知名企业。然而,随着技术密集型中低端产品的不断迁出,人口和土地投红利日渐消失,大部分电子企业仍徘徊在产业价值链的中下游,产品附加值不高,企业创新发展不足的阶段,产业转型升级任务仍然艰巨。
 
  “以前说不出石碣可以组装一台电脑,现在不出石碣同样可以组装手机、笔记本等电子产品,这是石碣的电子信息产业的基础优势,现在要做的是,如何从低端向中高端智能终端提升,占领价值链高端环节。”罗晓勤说,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打造电子信息产业链生态,推动产业链向上下游延伸,实现扩链强链,推动通用电子元器件产品向产业链高端发展。政府将通过实施创新驱动战略,鼓励更多龙头企业自主创新,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自建品牌渠道,提升产品附加值和占领市场价值链高端环节。
 
  目前,东莞正在全力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综合试点试验城市,罗晓勤认为,石碣能在其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今年我们建成科技企业孵化器华科城石碣创新科技园,指导50家企业申报‘机器换人’专项资金,安排1500万元用于奖励企业创新。”
 
  “为外企做好服务,对民企加大扶持,双轮齐动。”罗晓勤说,目前像台达、东聚这些上百亿的企业将部分研发机构放在石碣,同时政府还筛选一批创新基础较好、发展潜力较大的科技型企业组建石碣科技企业数据库,给予重点帮扶。并加强与企业、科研院校、民间金融机构等的联系,探索多种运营模式,打造一个突出行业特色的“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的孵化链条。
 
  “产城融合才能留住人,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在于人的城镇化。”罗晓勤认为,“产城融合”,就是将产业提升与城市化进程统筹规划,依靠产业的提升带动区域发展转变为以城市升级引领转型,以产城互动推动城市发展,解决产业水平较低和城市发展滞后的问题,实现“产业支撑城市,城市提升产业”。
 
  罗晓勤表示,在城市品位的提升过程中,城市文化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城市精细化管理与城市精神、城市文化是分不开的。石碣镇是崇焕故里,袁崇焕精神也将作为石碣城市品位提升的一项重要内容继续打造,罗晓勤透露,由著名演员唐国强主演的电视连续剧《袁崇焕》已杀青,目前已经进入后期制作阶段,不久将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并在玉兰大剧院举办首映仪式。
 
  “石碣毗邻东江两岸18公里的沿江风光资源,石碣将以水为轴,将东江两岸做好江景规划。”罗晓勤表示,接下来石碣要规划建设北部商业综合体。利用石碣一主轴(崇焕路)、三节点(大王洲大桥、东江大桥、石碣大桥)连通东城的优势,加快T O D模式开发,争取引进华润、万达、万科等大型集团,规划建设集滨江风景商品房、商务办公、综合娱乐等功能于一体的北部商业综合体,充分对接东城逐步外溢的经济效益和优质生活需求。“用优美的城市环境面貌吸引投资,留住人才。”
 
  在完善政府公共服务方面,石碣将提升教育、医疗、卫生、体育、文化、娱乐等方面的供给质量,同时推进美丽幸福村居项目建设,打造休闲漫步风情自然街和文体休闲镇级生态名村。石碣还将推进“智慧石碣”的建设,对接到市智慧环保、智慧医疗、智慧教育、智慧城管、智慧交通、智慧安监等工程,实现信息互通共享,以更好地服务民众。
 
  记者:下一个五年,石碣如何突围?(做到高质量的经济增长?)
 
  罗晓勤:一是从发展“实体经济”方面着手。实体产业是保障持续发展的动力。石碣没有条件搞“土地财政”,我们将始终围绕提升产业发展这个抓手,专注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前沿,全力打造产业生态链,踏踏实实走“专、精、特、新”的专业镇发展之路。二是从提升“质量效益”方面着手。坚持集约发展就是要追求质量,以最小的资源代价取得最大的效益。我们将鼓励企业积极实施技术创新,积极盘活现有资源,围绕提高单位面积产出做文章,全面提升竞争力。三是从促进“全面发展”方面着手。我们将在推行产城融合、促进产业和城市协调发展的同时,努力补齐社会治理的短板,强化基层精神文明建设,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实现经济增长和社会治理同步发展。
 
  记者:城市名片如何塑造?
 
  罗晓勤:石碣镇拥有优越的地理环境,“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名镇”、“英雄故里”、“供港蔬菜基地”三张名片充分反映了石碣当地文化、经济特色和代表城市品牌形象,对自身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石碣要与时俱进,不断丰富城市名片的内涵,将定位为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和生态宜居城镇,比如利用崇焕历史文化资源打造特色文化景观,提升全镇社会文明水平。深入挖掘特色资源,加强对村的规划指导,加大对崇焕故里的水南村、单氏宗祠的单屋村、自然风光优美的檀香岛等的引导力度。每天由石碣发往香港的蔬菜多达900吨,占香港市场的40%,接下来石碣要发展生态农业、乡村旅游业,这些措施都将让石碣名片更具实际内涵。
 
  记者:总体来说,石碣负债还是较重,要实现力争到2020年全镇GDP超过200亿元,接下来的工作要抓什么?
 
  罗晓勤:石碣未来五年要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夯实经济基础,推进创新驱动战略,强化科技支撑,推进宜居宜商建设,拓宽发展空间,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巩固社会基础,推进民生事业建设,提升幸福指数。说到创新驱动,我们有良好的科技创新条件,石碣不但拥有优越的交通优势,还有丰富的产业集群,去年以来,石碣创新驱动成效明显。
 
  政府将继续规范财政运行和村组集体经济健康发展,政府先后出台19项财政管理制度,逐步压减政府性债务,镇本级资产负债率呈逐年下降态势,村组统筹完成率达92.9%,“两个平台”运行良好,村组增资减债、增收节支效果较为明显,五年来村组纯收入增长29 .1%,总负债减少28.1%,镇本级资产负债率呈逐年下降态势。
 
  记者:从市直职能部门到地方党政主管,个人角色的转变,你对此有何感受?
 
  罗晓勤:两者之间有相同也有不同之处。相同之处在于:无论是在质监局还是在石碣任职,都体现了组织对我的信赖和肯定,也都承载着群众的期望。责任有大小,但无轻重之分。工作内容有多少,但无难易之分。不论是职能部门主管,还是地方党政主管,代表的都是政府,都必须秉着一颗为民服务的心,踏踏实实将工作做好,为民谋福利。
 
  不同的地方在于:相比之下,质监局的工作专而精,镇委书记的工作博而杂。镇委书记可以说是一镇的掌舵人、发展的开路人、班子的带头人,掌管着全镇大大小小的事务,各个方面的事务。举例来说,光是年底的述职就包括抓基层党建、抓综治维稳、抓安全生产、抓党管武装、抓党风廉政建设等各个方面。从对能力要求上来说,更要求有全局的观念、有战略的眼光和高度,要求协调好各个部门、各个系统的工作。另外,从市到镇,也可以明显感觉到镇街和市里存在一些不同。镇街直接面对基层、农村的群众,一项政策举措从纸上到地上需要考虑更多现实的因素,更需要做好群众工作的技巧。
 
  以前说不出石碣可以组装一台电脑,现在不出石碣同样可以组装手机、笔记本等电子产品,这是石碣的电子信息产业的基础优势,现在要做的是,如何从低端向中高端智能终端提升,占领价值链高端环节。
 
  ——— 石碣镇委书 (记罗 晓勤)(来源:南方网)
 
上一篇:《东莞市首届公共场所环境与健康》明日开讲
下一篇:麻涌传统迎春花市将在古梅路举办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