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高技术制造业创新实力显著提升
东莞高技术制造业创新实力显著提升
“通过近年来的技术攻关,我们取得10项发明专利,并参与制定了1项国家标准,技术方面有了重大突破。” 东莞圣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熊幼林最近正谋划着将该公司水污染治理技术进一步市场化,力争在明年突破1亿元营收。
实际上,通过研发创新带动市场开拓,在东莞企业界已是大势所趋。“东莞创新地图”中的创新实力一栏显示,截至2015年我市共申请专利38094项,专利授权数达到26820项,分别同比增长33.98%和31.86%,均位居全省第4位。同时,全市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1508家,2015年R&D投入强度为2.36%,2015年GDP达6275.06亿元,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1008.51亿元……创新实力的显著提升,标志着东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已开始结出硕果。
曾经,东莞给人的印象是一个传统加工贸易企业聚集的“世界工厂”,但现如今,在东莞加快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背景下,大跨步迈进的高技术制造业正在改变东莞的经济生态。
据“东莞创新地图”创新实力一栏显示,2015年GDP为6275.06亿元,其中,高新技术产品产值为4742.72亿元、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1008.51亿元。高新技术产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助推经济增长的效益日益凸显。
高新技术企业是创新驱动的“牛鼻子”。近年来,东莞高新技术企业大幅增长,仅仅今年就增加了500多家,标志着创新实力的显著提升。
在东莞,很多高企是基于原有的制造业基础,从传统产业转型而来。在中山大学岭南学院财政税务系主任林江看来,东莞应该更加积极地引入社会各界的力量、引进专家团队,为具备潜力的企业量身制作培育方案、制定战略规划、进行上市咨询等,促进企业创新经营发展模式。
据了解,2015年东莞通过了《东莞市高新技术企业育苗造林行动计划(2015-2017)》。《行动计划》要求,东莞将引进、培育、孵化、壮大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包括加强高新技术企业科技招商,加强融资、用地、人才、研发、专利保护等方面的扶持。《行动计划》的出台,也进一步加快了东莞培育发展高新技术企业的步伐。
R&D经费投入强度,即R&D经费支出与GDP(地区生产总值)之比,是国际上用于衡量一国或一个地区在科技创新方面努力程度的重要指标。
在“东莞创新地图”上,把R&D经费投入强度和GDP归入一个栏目,原因也在于此。同时,“东莞创新地图”又把R&D经费投入强度以图表统计的形式突出体现,更表明这一数据的重要性。东莞市电子计算中心、东莞市科技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赵明表示,R&D经费投入强度反映了我市的科技创新能力,逐年增长的迅猛态势也表明东莞GDP的科技含金量再上台阶。
“东莞创新地图”显示,2009年至2015年这7年,社会R&D经费投入强度逐年上升。这7年间的R&D数据分别是:1.10%、1.22%、1.51%、1.66%、2%、2.16%、2.36%,总体趋势一目了然。
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信息称,2015年全国R&D经费投入强度为2.07%,东莞R&D经费投入强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专利申请数量是表明创新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东莞创新地图”显示,截至2015年,我市共申请专利38094项,专利授权数达到26820项,分别同比增长33.98%和31.86%,均位居全省第4位。
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为11166件和2795件,分别同比增长61.55%和72.11%,分别位居全省第4位和第3位。发明专利申请量占专利申请总量的比例达到29.31%,比2014年提高5个百分点,首次突破全省平均水平。PCT国际专利申请量为336件,位居全省第3位。截至2015年12月,我市有效发明专利量为7890件,位居全省3位。
2016年1-7月,我市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为29456件和15842件,分别同比增长54.78%和13.09%,均位居全省第4位。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为8310件和2510件,分别同比增长58.47%和76.89%,分别位居全省第4位和第3位。PCT国际专利申请量为487件,位居全省第3位。截至2016年7月,国内有效发明专利量为10249件,位居全省第3位。
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的增加,是科技创新实力大幅提升的具体表现。而专利成果转化以及市场开拓的成效,则是专利技术产业化的必经之路。(来源:东莞日报)
下一篇:东城积极推动“飓风2016”““冬日风暴”“打击行动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