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业升:今后5年让发展更有“温度”让幸福更有“质感”

吕业升:今后5年让发展更有“温度”让幸福更有“质感”
昨日,东莞市第十四次党代会召开。市委书记吕业升代表中共东莞市第十三届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
吕业升在报告中指出,过去5年,东莞的GDP连上两个千亿台阶,人均收入接近高收入国家水平。今后5年,东莞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8.3%以上,2021年超过万亿元,在经济转型过程中形成较大的经济规模,继续处于全国地级市前列,让发展更有“温度”,让幸福更有“质感”。
本次党代会报告对过去五年东莞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取得的成效进行了总结。吕业升在报告中表示,预计 2016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6750亿元,五年连上两个千亿元台阶;与此同时,全市人均生产总值突破1.2万美元,接近高收入国家或地区水平。此外,东莞实现全国文明城市“三连冠”,荣获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森林城市等。
●经济指标:2016年,东莞进出口总额突破1.1万亿元,连上三个千亿元台阶,连续多年位居全国大中城市第五位;同时,来源于东莞的财政收入突破 1500亿元,连上七个百亿元台阶。
●转型升级:实施高新技术企业“育苗造林”行动和科技企业孵化器“筑巢育凤”计划,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新型研发机构、省创新科研团队等主要指标位居全省前列,松山湖入围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东莞理工学院创建高水平理工科大学迈出坚实步伐。“三重”建设成效明显,华为终端、OPPO等一批重大项目强势增长。
●深化改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重大进展。稳步推进国家和省50多项改革试点任务,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城市、城乡土地生态利用制度改革、农村综合改革等方面探索出了“东莞经验”。
●开放合作:成为全国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综合试点试验十二个地区之一。办好加博会、海博会等展会,建设中俄贸易产业园、广东(石龙)铁路国际物流基地,东莞港成为珠三角第二大内贸港口。
●改善民生:率先在全国建立起全面公平的城乡一体化社会养老和医疗保险体系。成功创建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市和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市。居民健康水平、疾病预防控制水平、城乡环境卫生水平等指标位居全省前列。成功创建全国首批、全省首个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音乐剧之都”成为靓丽的文化名片。
水乡经济区环境整治成效明显,大气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地铁2号线、莞惠城际轨道、沿江高速等建成通车,城市建设管理呈现新面貌。
●民主法治:深入开展平安东莞建设,社会服务管理“智网工程”扎实推进,规模性、组织化“涉黄”违法犯罪彻底消除,蝉联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市,荣获全国社会治理创新优秀城市称号。
未来5年:地区生产总值要跨越万亿元
吕业升指出,今后五年,是东莞推进结构调整、动能转换、经济转型的攻坚期,也是东莞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迈上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关键期。
然而,机遇与挑战同在,希望和困难并存。吕业升说:“我们要应对新挑战,实现新发展,必须要有更高的层次与标准、更高的境界与追求。”报告提出今后5年东莞发展的5个主要目标:
●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首先就是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迈上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吕业升说,东莞目前历史性地站在一个更高的起点上,有条件在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同时,率先迈上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是新一轮改革发展的前进方向。
●跨越生产总值万亿元
吕业升具体指出,今后5年,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8.3%以上,2021年超过万亿元,在经济转型过程中形成较大的经济规模,继续处于全国地级市前列。
统计显示,我国进入“GDP万亿俱乐部”的共有10个城市。此次,东莞提出“跨越生产总值万亿元”的目标,可谓雄心万丈。
对此,分组讨论时党代表们认为,按照东莞的发展速度,5年内实现生产总值万亿元并不算高,完全可以实现。而至于“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8.3%以上”这个目标,与过去基本一致,市第十三次党代会中提出,“未来五年GDP年均增长8%以上”。
●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支撑作用显著增强,产业结构明显优化,经济平稳较快可持续发展,社会治理和谐有序,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稳步提高,顺利迈进高收入地区行列,确保在跨越中等收入阶段后更好地向前发展。
本次党代会召开前,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已经成为热词。什么是“中等收入陷阱”?指的是一个国家的人均收入达到中等水平后,由于不能顺利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导致经济增长动力不足,最终出现经济停滞的一种状态。
将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定为东莞今后五年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分组讨论时,有党代表指出,这体现了东莞转型升级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动能转换与经济转型取得根本性突破
今后5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取得重大突破,先进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成为驱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引擎,产业层次向高端迈进,内外源经济协调发展,集体经济向多元化转型发展,以增强自主性和根植性为目标的加工贸易转型形成格局,以智能化为方向的制造业转型形成趋势。新动能逐步挑起大梁,旧动能不断焕发生机,要率先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在全省建设科技产业创新中心中走在前列。
●社会和谐善治水平得到根本性提升
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将更加健全,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和均等化程度大幅提高,生态环境更加优美宜居,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格局有效形成,“友善之城”建设不断深入,群众幸福感明显增强。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迈上新台阶,基层治理科学规范,民主法治更加健全,公平正义充分彰显,社会安定有序、诚信友爱、文明和谐、充满活力。(来源:广州日报)
下一篇:吕业升:探索集约发展新路子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