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象

东莞五类区域公共停车泊位不足


  东莞五类区域公共停车泊位不足
 
  东莞在今年5月的机动车保有量就突破了200万辆,成为省内继广州、深圳后第三个进入“200万俱乐部”的城市。东莞正在受到大城市交通病的挑战。对此,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们感同身受,关于改善大城市病的交通问题提案和建议多达十余份,涵盖了公共交通、轨道交通、公交系统、道路改善等等全方位多角度,从“天上”到地下均有涉及。
 
  在私家车辆越来越多且停车位增长缓慢的情况下,停车难的急迫性在“两会”上受到关注。
 
  长安镇政协小组提交的4388号提案提到,目前东莞中心镇区停车泊位缺口高达3.7万个,缺口比例为32%。提案建议,东莞可以采用“错时停车”办法,开放学校、政府机关、事业单位的停车位,在非办公时间开放给公众泊车,并按规定收取费用。
 
  该提案认为,东莞有五类区域公共停车泊位不足:一是上世纪建造的;二是部分新建小区;三是部分建造较早写字楼;四是部分医院,如长安医院、太平医院、东城医院等;五是部分商业区,如长安长中路新世纪广场、虎门龙泉路等商厦附近。
 
  市政协委员郑金伙根据调研得出,停车难、停车乱的问题症结主要为原有配建标准低,停车“历史欠账”问题突出;停车用地难以保障,公共停车场的规划建设缺乏政策扶持,导致公共停车场建设难以推进。
 
  建议:发展公共交通最有效
 
  长安镇政协小组提交的这份提案建议,发展公共交通、提倡绿色出行是解决“停车难”的最有效办法,这是解决停车问题的基本措施。做好地铁、轻轨与公交线路的接驳,推出相关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的优惠计划,以提高公共交通的吸引力。同时,建立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倡导绿色出行。
 
  近年来,立体停车这一新生事物进入公众的视野,成为关注的对象。这样的想法出现在郑金秋的提案里。
 
  “立体停车是缓解城市停车难题的有效途径。”郑金伙建议,给予立体停车场在土地相关优惠政策,尤其是地下立体机械停车场;其次,淘汰落后低端的机械车库,大力发展先进智能立体车库。建立智能停车管理系统,实现停车资源的科学统筹和精细化、智慧化管理。
 
  采用“错时停车”办法也被多份政协提案提及。有提案建议东莞开放学校、政府机关、事业单位的停车位,在非办公时间开放给公众泊车,并可以按规定收取费用。有很多商业设施和商务设施停车场,夜间大多处于空置状态,如果能以较低价格向附近居民开放,就可以解决很多居民小区的夜间停车难题。
 
  今年1月1日起,南城街道启动临时道路占道停车智能管理项目,对银丰路、健朗路等路段约600个泊车位实施收费管理。这600个泊车位停车3小时以上要50元。该项目的执行程序和收费标准在“两会”上引起了热议。
 
  南城街道对此措施的解释是,此举旨在通过价格杠杆引导车主“短停快走”,提高道路两侧停车位的使用率,且收费标准未超过东莞市发改局核定的最高标准。
 
  市政协委员徐辉荣:对这些路段实行停车收费合情合理,可收费太高,市民“顶不顺”。政府收费之前应先向社会征求意见。新收费政策“逼走消费者逼疯商家”,希望政府能重新调整收费政策。
 
  市政协委员陈清才:市政道路停车费的确定应先行听证。
 
  实行停车收费路段的实际情况如何呢?记者前日实地走访了这几个路段,发现空着不少车位。南峰中心后侧路段的收费员韦先生说,实行收费后,停这里的车大多在三个小时之内就会开走。
 
  附近商家受到了收费政策的“牵连”。记者走进路边一家护理店,本应是忙碌的时候,护理员却在玩手机。“一般来这里消费要花三个小时以上,客人一听到要收50元的停车费,宁愿开车到别家去了。”老板黄先生表示。
 
  银丰路旁一家火锅店的赵经理告诉记者:“顾客吃完火锅都爱聊聊天,吃顿饭本就是100元左右,结果停车费却要花50元,大家都不愿意。”
 
  在东莞的汽车保有量越来越高的情况下,东莞的主要道路堵车现象越来越严重。不少政协委员对此提出建议。
 
  建议一:使用高科技设备监控
 
  民建东莞市委在提案中提到,经过长期观察,发现造成交通堵塞的原因主要有部分交通主干道设计不合理、部分交通监控无法发挥作用、管理技术上需要提升等等。
 
  为此,民建东莞市委建议,科学使用高科技设备,灵活进行针对性的管理,进一步提升道路使用效率。如对全市范围内治安监控、交通监控设备进行排查,对需要维修或更换的,及时进行维修或更换,杜绝监控设备形同虚设的现象。在车流大的路口加装拍摄机动车前牌照的高清设备,加强对车辆的监控。
 
  建议二:部分路段加装隔栏提前分流
 
  在市中区、松山湖大道和环城路拥挤问题突出的情况下,提案建议在松山湖大道同沙立交桥、环城路辅道的莞樟路口等处架设道路分隔栏,提前将前往不同方向的机动车流分开,避免由于机动车的随意并线、占道造成交通堵塞;同时,在易拥堵路段以及上下班高峰期,安排交警巡逻。
 
  建议三:特殊领域可依靠通用航空
 
  “东莞这么堵,你咋不上天呢?”虽是一句玩笑话,却道出了东莞未来在交通疏导方面的一个大胆设想——以通用航空运营服务应对交通堵塞。
 
 
  这是来自民建东莞市委会的奇谋妙想,建立在东莞即将建设7个通用机场的大背景下。“东莞在通航旅游等方面有明确的需求与市场。”这份名为《关于大力发展东莞市通用航空,提高城市综合治理水平的建议》的提案指出了治堵的一种设想。
 
  开直升机怎么应对“堵城”?再堵车你也不可能开直升机上下班啊——但别忘了,直升机可以减少救护车、消防车、警车们堵在路上的可能。
 
  根据《东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0年)》,东莞未来的通用机场将主要服务从事工业、农业、林业、渔业和建筑业的作业飞行,以及用于医疗卫生、抢险救灾、气象探测、海洋监测、科学实验、教育训练、文化体育等飞行活动——和民建东莞市委会提案所谈及的服务类别基本一致。
 
上一篇:截至2016年11月底东莞为企业减负208.5亿元
下一篇:2017年东莞十件实事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