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孩时代如何让你想生又敢生 东莞代表委员出谋献策
“你生二孩了吗?”“几个月啦?”“打算何时生二孩?”……自去年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实施以来,大家见面少不了二孩这一话题。无论是生了二孩,还是左右摇摆的,生育孩子所带来的托管和教育问题都是家长需要考虑的焦点。
这次两会上,市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也带着大家的声音上会。不少建议都戳中了俺们的心,赶紧来看看吧。
代表声音
市人大代表、东莞市常平中学副校长戴凤萍
放开0-3岁托儿机构市场,解决上班族后顾之忧
在二孩政策还未全面放开前,市人大代表、常平中学副校长戴凤萍就对此带来的教育问题进行了关注。
今年,戴凤萍带来了《关于企事业单位和个人设立托儿机构的建议》。戴凤萍认为,随着二孩政策的全面放开,托儿问题凸显。即使是一孩年代,0-3岁孩子的托管也是很多年轻夫妻面对的难题。
戴凤萍表示,70后、80后的一大批人,有些父母年龄偏大,尤其是家乡在外地的,父母亲在老家已准备颐养天年,不想再背井离乡地照顾孙辈,他们的子女苦于再生育却无人帮忙,又不情愿请保姆照看……诸多无奈难于言表。
“据中央广播电台报道,全上海市仅有47家托儿所,目前在东莞应该还没有正规的托儿机构。”戴凤萍说,试想如果在当下,有关部门鼓励企事业单位或个人设立托儿机构,不仅育龄夫妇家庭受益,更有利于东莞地区留住人才,从而更好地发展。
戴凤萍也有几点建议。“有关部门制定出台托儿机构基本准入制度,但是门槛不宜过高。”戴凤萍说,如有教师资质或是育婴师证件等的(退休教师可限定年龄)可私人开办,企事业单位在本单位的员工退休后(最好要通过相关资质考核)也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再聘请有爱心、有经验的人士一起合伙开办,最好单位内部提供场地,尽量只招收本单位0-3岁的婴幼儿,合理收费(可以算是单位的一种福利,类似上世纪九十年代前单位托儿所模式)。
同时,放开托儿机构市场,公民办最好兼有。戴凤萍认为,0-3岁也是人生很关键的起点,可以由父母为孩子自愿选择居家自带还是去托儿所托管。如果年轻的上班族家长们苦于孩子没人带而想选择去托儿机构却又没有。“为了孩子,为了家庭,为了社会都不应该在此年龄段管理上断层。”戴凤萍建议。
当然,托儿机构必须具有安全性。“对于已经设立的托儿机构,要做好登记注册,不定期进行安全检查等。”戴凤萍表示,0-3岁孩子的安全保障并不难,主要是要有一个合理的室内生活空间,环境要干干净净,很多物品(包括食品)均可以让家长们自带或是自己负责。
比如,母乳喂养的婴幼儿由妈妈们按时到托儿所喂食,吃奶粉的家长自备自冲自喂等,总之要确保孩子在安全方面万无一失。
委员声音
民盟东莞市委会
拓展社区婴幼儿照料功能 多手段吸纳社会组织参与
二孩时代下,家长面临的婴幼儿照料难题,民盟东莞市委会也关注到了。
民盟东莞市委会提交了《关于“全面二孩”政策背景下加强我市育龄妇女权益保障的几点建议》,里面就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建言。如何同步跟上有关配套政策和保障体系,让有生育意愿的夫妇既“想”生也“敢”生呢?
民盟东莞市委会建议,拓展社区在婴幼儿照料方面的服务功能。广泛开展社区亲子教育指导,使社区逐渐成为1-3岁婴幼儿教育服务工作的主阵地。充分利用社区的有利资源,发动社区有关单位与人员主动参与婴幼儿托管、放学后活动和教育指导工作。
教育职能部门也应有计划地组织和开展针对从事1-3岁婴幼儿教育服务和放学后儿童活动工作的企业、社区机构工作人员的职业培训,既有效增加就业机会,又能提高1-3岁婴幼儿和放学后儿童教育服务工作的质量。
此外,充分发挥社会组织、企业在从事1-3岁婴幼儿教育和放学后儿童活动工作中的作用,以税收减免、提供场地和购买服务等多种手段吸纳社会组织和企业的参与。
代表声音
市人大代表、东莞市横沥东豪学校董事长丁浩权
别忽视民校家庭教育缺位,实施家长素质提升工程
“我身边也有很多朋友生二孩,确实需要重视二孩教育资源的应对问题。”虽然是首次当选市人大代表,横沥镇东豪学校董事长丁浩权在东莞教育界却是“老兵”一名。扎根东莞教育界10多年的丁浩权,算是东莞民办教育崛起的亲历者。
面对家长担忧的二孩时代上学难问题,丁浩权认为,“其实家长担心的是让孩子在东莞上好学,接受优质教育的问题。”
丁浩权也对此做过测算,以横沥镇为例,户籍人口约3万人,一年出生的二孩数量有几百人,镇内幼儿园完全可以消化新增的二孩数量,“很多幼儿园还没有到达满负荷运作状态,一所幼儿园多收十几人完全可以消化。”丁浩权认为,如果是非户籍人口生育二孩,基本也不受全面放开二孩新政策的影响。
在丁浩权看来,家长担心二孩学位紧张,其实就是对优质教育的需求。解决之法就是提升东莞教育的品质,尤其是民办教育的办学水平。
丁浩权说,东莞政府出台了许多帮扶措施都是挺不错的。比如说,2016年市教育局开展的“公托民”试点,选择10所公办学校托管民办学校。他认为,民办学校整体实力提升,需要各级政府的帮扶。与此同时,民办学校举办者也有职责苦练内功。
“公民办学校的差距除了资源投入,另一方面就是在家长的整体素质提升上。”丁浩权建议,实施家长素质提升工程,加强对家长的培训和教育引导。
民办学校家长多以外来务工的普工工薪族为主,家长教育意识上总认为孩子交给学校就行了,“家长教育意识跟不上,家校沟通没有很好地配合,也是影响民办教育水平提升的因素。”丁浩权认为,俗话说得好,最好的教育就是家庭教育。他认为,东莞可以建立家长培训机制,提升民办教育家长素质,比如说家长学校等方式,从而带动民办教育整体实力水平再上一个台阶。
代表声音
市人大代表、东城花园小学老师胡嵘苹
争取提高教师编制比例,特聘优秀教师补缺口
胡嵘苹也感受到二孩时代下教师资源不足的问题。身在一线基层教师岗位,胡嵘苹这次也写了一份《关于多渠道增加公办学校教师数量解决在岗教师严重不足的建议》,准备带上两会。
胡嵘苹认为,我市公办教师实际在岗数量严重不足,已明显影响到教育改革和教育质量的进一步提高。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有几个,比如说教师编制不足。我市公办教师编制是按照省的师生比统一规定而核定的。而省的编制比例要统筹考虑全省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教育资源状况平衡。我市的教育教学质量在全省已经连续多年排名第一,又是珠三角经济较发达地区,沿用省的统一编制比例显然不匹配东莞的实际情况,数量明显减少。
放开二胎形成的生育潮也带来了冲击。由于二胎政策放开,适龄女教师尤其是中青年骨干女教师在最近几年来形成开闸式生育潮,造成在岗教师大幅减少,有的学校甚至有20多名女教师同一学期待产或哺育。
由此所带来的问题也不少,比如说在岗教师工作量大增超负荷工作;在逐年扩大新莞人子女积分入读公办学校比例的叠加压力下,学校班额和规模不断扩大,形成很多大班额甚至超大班额。教育教学改革无力推进。小组合作学习、翻转课堂、第二课堂素质教育、德育、家校沟通等现代教育教学改革都需要投入学校和教师的大量精力和人力,而目前的教师数量应付日常传统教学已捉襟见肘。
胡嵘苹认为,如果这些现象存在和发展下去,势必拖东莞教育教学发展改革的后腿,甚至逐渐吞噬掉近十几年来东莞教育发展的优势和前茅地位。
因此,胡嵘苹建议,结合东莞教育的发展需要和经济发展水平,争取比全省平均比例更高的教师编制,配强公办学校师资力量。并且,根据学校实际在岗教师数量和实际需求差额,采取政府聘员的方式,特聘优秀教师补充教师空缺岗位。所需资金由市、镇财政按分担比例专项划拨保障,而不要占用学校的生均公用经费,防止拆东墙补西墙。
代表声音
市人大代表、石排镇独洲小学校长邓炳钦
建立代课教师信息库,有需求可从库里调配保障教学质量
作为一名小学校长,邓炳钦对二孩政策带来的冲击深有感受。
“我自己都来顶上,已经代课七个星期了。”虽然身为校长,平日里公务繁忙,邓炳钦自己也去代课,给学生上数学课。因为学校教导主任生二胎了,又无法调剂到数学相关专业的老师,刚好邓炳钦是数学专业的,实在找不到人顶课,他便亲身上阵了。
二孩带来的教师资源紧缺成为邓炳钦心中记挂的大事。目前,该校正式编制老师有49人,2人是合同教师。47岁以下有生育欲望的老师就有20多人。其中,30%已经怀上二胎或者已经生育二胎。“没有怀的,随时都有可能怀上。怀孕后,需要保胎的老师也不少。”邓炳钦坦言,加上剖腹产的208天产假,一名老师怀二胎有可能一年多都无法上课了。
为了缓解二胎带来的老师资源紧缺问题,邓炳钦表示,自己也向镇街教办反映过,目前是招聘代课老师来解决问题。“石排每年拿出200多万来招代课老师,应对得非常及时。”邓炳钦表示,由于老师生二孩的时间具有不确定性,解决代课老师招聘问题也会有困难。
譬如说,去年暑假,石排镇根据4所公办小学的实际情况招聘了30名左右的代课教师来补充。到了今年2月份,情况又会有变,需要再向教办申请补充招聘。不过,招聘代课教师也不是想招就招,还要面临双向选择以及代课教师教学水平衔接等问题。
邓炳钦建议,我市可以建立代课教师信息库和流动机制。代课教师招聘一般都是一年为主,老师生完二胎后,也许这个学校暂时不需要代课老师了,也许邻近镇街的学校可能又有需求。“如果有代课教师的信息库和资源,记录了平时代课从教的情况,有需求的镇街提出请求,可以从库里直接调配,更能有效保证代课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邓炳钦表示。(来源:东莞日报)
下一篇:东莞这个比赛牛!冠军产品推出后一年能省1.6个亿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