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樟木头敬老院开展“送长者去上学”活动


 
  樟木头敬老院开展“送长者去上学”活动
 
  当天真的孩子遇上银发长者,他们之间会迸发出什么样的奇妙火花?
 
  近日,樟木头镇蓓蕾幼儿园迎来10名特殊的客人,他们是樟木头敬老院的10名老人。在幼儿园里,老人们又当了一回“学生”,与幼儿园的孩子一同剪纸、做课间操、运动。
 
  这是敬老院开展的一场主题为“送长者去上学”的活动。樟木头敬老院院长蔡小琴表示,未来,院方将定期送长者们到幼儿园,与孩子们一起“上学”,“希望通过该项活动,长者们能更加快乐,孩子们也能学会如何孝顺老人。”
 
  上午9时,樟木头敬老院的10名老人坐上车,兴高采烈赶往与敬老院仅一街之隔的蓓蕾幼儿园。这边老人们出发,那边的幼儿园里,大二班20名5-6岁的孩子已早早等在门口,准备迎接老人。
 
  9时10分左右,老人们到达幼儿园,孩子们已经迎上来,大声喊着“爷爷好”“奶奶好”,热情地与老人们打招呼。随后,两名孩子牵着一名老人,一群人小心翼翼走上了幼儿园三楼大二班的活动室。
 
  在活动室里,2名老人和4名孩子围坐在一张桌子旁,由老师钢琴弹奏带领,老人和孩子们一起唱儿歌《春天在哪里》。小孩子们摇头晃脑地拍着手,老人们也笑容洋溢,不时侧身低头看看孩子,又或是充满怜爱般、轻轻抚摸着孩子的头。
 
  随后,老人和孩子们一同制作爱心卡片,有老人在教孩子如何剪纸,也有老人用剪刀用得不利索,孩子则拿过剪刀,说道:“你不会,我来教你。”而后,专心地给老人做示范。
 
  “这是图书区”,“这是数学区”,“这个老师是以前教我们画画的老师”,制作好卡片后,孩子们又双双牵着老人的手当起小导游,带爷爷奶奶们游览园区,并认真地向爷爷奶奶们介绍幼儿园里的人和事。
 
  根据幼儿园的课程安排,上午10点是幼儿园的课间操时间,老人们也跟着孩子们一起,到操场进行课间运动。
 
  一上午的活动结束后,孩子们将爱心卡片送到老人手里,老人们带着卡片,一一坐上回程的车,依依不舍地跟孩子们挥手告别;有的孩子们还在后面喊道,“有空再来玩”“奶奶一路顺风”。看着老人们脸上的笑容,樟木头敬老院院长蔡小琴颇受感触地说道:“希望以后我老了,也有人送我来幼儿园,和孩子们一起玩。”
 
  “萤火虫萤火虫慢慢飞,夏夜里夏夜里风轻吹,怕黑的孩子安心睡吧,让萤火虫给你一点光。”离别时刻,幼儿园恰好响起了儿歌《萤火虫》的歌声,有老人眼眶通红。
 
  “开心”——这是参加了活动的老人的共同感受。
 
  2011年,78岁的章爷爷住进樟木头敬老院。他每天5点起床,锻炼一下身体,7点吃完早餐后,便到周围逛逛,买份报纸。他很喜欢清静,时常一个人呆在房间里看电视、看报纸。日子虽然过得优哉游哉,但章爷爷却总觉得缺少了一点活力。
 
  “看到小孩子就开心,小孩子天真,看到他们,我觉得自己也年轻了,更有活力了。”章爷爷笑道,从前送自己的儿女或孙辈上幼儿园,很少能进幼儿园看他们上课,“现在坐进小孩子的教室,这感觉很新鲜。”
 
  活动过程中,84岁的老人蔡淑清嘴角一直挂着微笑,从未间断。蔡婆婆也有2个小曾孙,每周末,儿子孙子会带着小曾孙一起,陪蔡婆婆喝早茶,“看到这些小朋友,就好像看到了我曾孙一样。”
 
  罗婆婆退休前是樟木头中心小学的老师,如今年逾80岁,参加这次活动,罗婆婆感觉很开心,她说,自己有个外甥女,18岁了,曾经把她从1岁带到3岁就送入了幼儿园。如今孩子长大了,事情多了,来看她的时间自然少了。
 
  从事教师职业多年,罗婆婆桃李满天下,她说自己还从来没有教过这么小的孩子画画。她指着眼前正在画爱心贺卡的孩子夸道:“你看,孩子花纹画得多好,她多有想象力啊。”
 
  老人们与孩子们见面很开心,孩子们也同样如此。两名参加当天活动的小男孩和小女孩均告诉记者,他们的爷爷奶奶都在老家,平时只有过年过节才见上一面。“我奶奶之前来我家住了一段时间,但她身体不太好。”小女孩说,她从来没有和自己奶奶做过这样的手工贺卡,她也希望奶奶经常来玩,“她不会,我可以教她呀。”
 
  一个半小时的活动,蓓蕾幼儿园园长林秀媚一直在观察孩子们的一举一动,“有老人们在,孩子们好像变成了‘小大人’。”林秀媚说,以前有孩子会表现得比较顽皮,无论是做手工还是课间操,都喜欢打打闹闹,做操的时候也不大认真,“但老人们来了之后,孩子们当起了‘小老师’,做什么都有板有眼,希望给爷爷奶奶做个好示范。”
 
  让林秀媚更加欣慰的是,她留意到孩子们已经学会如何关爱老人。比如牵着老人走路时,孩子们会说“小心点”;看到老人手里拿着东西不方便,还会主动把物品拿过来拎到自己手上;老人拍球时球丢了,孩子们会跑去把球捡回来……“他们学会了注意细节。”林秀媚欣慰地说。
 
  据樟木头敬老院蔡小琴告诉记者,此前她曾看到国外一篇报道,一家幼儿园开进了养老院后,彻底改变了养老院过去的“死气沉沉”,一老一少的相处竟分外和谐。孩子们给老人们带来了活力与欢笑,老人们的满腹故事也让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
 
  这样的一篇报道当即就触动到了蔡小琴,她想着樟木头敬老院周边也有不少幼儿园。“我就想我们能不能也尝试一下?”长期在敬老院工作,让蔡小琴很能明白老人们的心思。“别看他们现在衣食无忧,但老人们内心大多很孤寂,特别是有些家庭子女不那么孝顺的,孩子们也极少来敬老院看望一眼。”
 
  于是,蔡小琴将此次融合活动定名为“送长者上学”,目标是“让老人们笑,让孩子们孝”,“希望通过走进幼儿园,跟天真烂漫的孩子们相处给老人们带来快乐,同时也让孩子从小就接受孝文化的体验式教育。”
 
  据了解,这已经是该活动走进幼儿园的第二场。“听说我们的来意,幼儿园也很欢迎。”蔡小琴总结道,上一场走进幼儿园,采取的是表演节目的形式,但那样老人跟孩子互动不够多。这次跟幼儿园老师们沟通后,特地尝试老人与孩子合作做贺卡,增加了一些互动。“我们接下来还会多尝试一些形式,争取每个月都能走进幼儿园一次,以孝文化教育来延续,让活动持续做下去。”
 
  “平时我们虽然也教育小朋友敬老,但始终不够直观。”蓓蕾幼儿园园长林秀媚说,通过这样的敬老实践,希望孩子们能自小养成敬老爱老的意识。(来源:东莞日报)
 
上一篇:常平中心幼儿园学习传统美食“红团”做法
下一篇:东莞市内木棉花竞相怒放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