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

中国有望成全球社会创新最广泛区域

  中国有望成全球社会创新最广泛区域
 
  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开始通过创新商业模式解决社会问题,他们希望探索一条兼顾社会价值、实现商业回报的双赢路径。
 
  这样的企业被称为“社会企业”。社会企业研究中心主任朱小斌表示,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中国社会的不断开放,商业企业开始重视企业社会责任,甚至开始把企业社会责任上升到战略层面上。另一方面,公益组织也在积极寻求可持续的运营模式,很多组织开始转型社会企业。
 
  众托帮是一家设立在上海的智能大病互助及医疗服务平台,通过类保险的模式、互帮互助的形式,让用户遭遇大病时有钱医治,缓解因病致贫、返贫。
 
  众托帮创始人、上海仲托网络科技公司CEO乔克对记者说,每个用户最低只需要交纳10元费用,通过观察期就可以成为会员。会员如遇到大病,可发起申请,经第三方机构核实后,不管求助人收入高低,都可获得最高30万元的医疗费,按照众托帮目前超过700万的会员规模,每人每次互助仅扣费几分钱。
 
  乔克说,数据显示,全国只有4千多万人买过健康险,大量人身健康安全需要保障的人群游离在现有社会保障体系可覆盖的范围之外。乔克表示,在众托帮这样一个模式下,以非常低廉的费用实现“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并从制度上解除平台道德风险问题,比如会员预存的互助资金全程由第三方托管、商业银行监管,不从预存资金中提取任何费用等。
 
  百特教育则是耕耘在教育领域的一家社会企业,为3岁到18岁儿童提供专业的经济公民教育课程活动、培训相关服务,提高孩子财经素养、商业和创业启蒙的知识与技能。除了服务中高端收入家庭的孩子外,百特教育服务公益的一面是为一些弱势群体,比如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提供保证教学完整性与连续性的公益教育产品。
 
  凭借商业模式解决社会痛点问题,上海仲托网络科技公司和百特教育科技公司均入围了首届“中国社会企业奖”。这一奖项是由社会投资论坛发起,正和岛联合主办,善达网承办的面向社会企业的最高奖项。
 
  实现社会价值后,企业如何持续运转?商业价值如何体现?在商业竞争残酷的今天,一般盈利性企业尚且难以生存,社会企业如何兼顾社会公益价值与商业回报实现“名利双收”?这是难点,也是其价值所在。
 
  乔克对记者说:“社群经济的基本商业模式就是先聚集有类似偏好和标签的人群,然后再通过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务盈利。”互助平台本身并不会有经营性收入,希望以互助为入口,精准挖掘用户在互助及大健康领域的需求,提供相关健康检测和健康干预类增值服务。
 
  百特教育总经理王胜表示,作为民办非营利机构,百特教育之前持续受到很多国外金融机构捐赠,并不缺资金,但单纯依赖捐赠做教育创新,想撬动整个行业是不可能的,以商业运作模式高速发展与盈利,才能更有力并持续的支持公益,他希望百特教育为中高端家庭更精细复杂的需求提供相应产品获得盈利,反哺公益。
 
  星展银行与社会企业研究中心日前联合发布的《大中华区社会企业调研报告》显示,社会企业的利润方面,在大陆地区,亏损或者无任何利润的社会企业比例占40%,换句话说,社会企业的盈利率为60%。盈利的社会企业中,主要的利润区间仅为0-10万。
 
  该报告还显示,国内处在初创和发展阶段的社会企业占比达到80%,显然,中国社会企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未来5年,中国有望成为全球社会创新最广泛、社会企业最活跃的区域。(记者 王鹤)( 来源:经济参考网 )
 
上一篇:一线调查:通州李希江杨氏太极拳学员访谈
下一篇:一季度山西原煤产量同比降4.8% 煤炭价格同比上涨43.4%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