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寿康:推进水污染治理是茶山实现更高水平发展的内在要求

黎寿康:推进水污染治理是茶山实现更高水平发展的内在要求
茶山地处东江河畔,寒溪河横贯而过,11条内河涌纵横交错,可以说是与水为邻、因水而兴。“但水环境污染已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短板,城市发展环境受到一定程度破坏,茶山水污染治理已刻不容缓。”茶山镇镇长黎寿康表示,推进水污染治理工作不仅是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也是茶山实现更高水平发展的内在要求。
据介绍,茶山将通过内河涌综合整治和截污次支管网建设,力争到2020年,完成11条内河涌的整治,全面消除河涌黑臭现象。打赢这场水污染治理攻坚战,让碧水蓝天成为该镇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一直以来,茶山镇委镇政府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把改善生态环境建设作为该镇做好一切工作的根本任务。尤其是近几年,茶山的城市新门户形象日益凸显,产业转型升级不断加快,对高端人才的吸引力也不断提升。“但水环境污染已经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短板,城市发展环境受到一定程度破坏。”黎寿康直言,茶山水污染治理已刻不容缓。
黎寿康认为,茶山是中国食品名镇和旅游特色小镇,全镇有200多家食品企业,还有南社、牛过蓢、东岳庙等旅游景点,食品和旅游产业对水和生态环境的要求更高、更严。因此,推进水污染治理工作不仅是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也是茶山实现更高水平发展的内在要求。据介绍,茶山展开水环境治理,将不局限于“末端治理”,而是更加注重发展理念、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全方位、系统性地践行绿色发展行动,让碧水蓝天成为该镇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黎寿康介绍,茶山将通过内河涌综合整治和截污次支管网建设,力争到2020年全面消除河涌黑臭现象,水质达到Ⅴ类标准;污水收集率达95%以上,镇域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90%以上,污水处理厂进出水COD、氨氮浓度差达130毫克/升、13毫克/升。
内河涌综合整治方面,到2020年,全镇完成11条内河涌的整治。在去年已完成四美洲排渠整治的基础上,今年完成茶山内河、京山渠、上元渠、东洲渠、刘周渠等5条河涌的整治,2018至2020年全部完成卢边渠、卢溪渠、沙墩渠、塘边渠、北围渠等5条河涌的综合整治。
截污次支管网建设方面,到2020年,全面完成三个批次共72公里的截污次支管网建设。2015—2017年批次将于今年5月份动工建设,2016—2018年批次将于今年9月份动工建设。
围绕既定目标,接下来,茶山将按照“先截污、后清淤、再修复”的工作思路,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5条内河涌综合整治。目前,东洲排渠在去年截污、清淤、生态修复、景观绿化等基础上,已于今年3月中旬全面完成综合整治。茶山内河快速推进清淤工程,在短短两个月左右时间,已完成清淤工程量近80%,预计今年4月底全部完成清淤工作。京山渠、上元渠、刘周渠等三条内河涌将同步开展综合整治。
“截污次支管网建设要求严、标准高、时间紧,且前期工作程序复杂,研究报告、规划设计、项目审批等各个环节一样都不能少。”黎寿康表示,茶山将按照“循序渐进、超前设计”的原则,稳步推进截污次支管网建设。
根据安排,茶山计划在寒溪水—卢边片区、超朗片区建设2个分散式污水处理站,目前邀请了有关专家开展实地考察,研究探讨出具体选址,初步建设方案已拟定。
“为了顺利推进治水工作,我们将优先安排水污染治理资金,纳入年度财政预算,满足完成治水目标任务的资金需求。”黎寿康表示,到2020年,茶山将投入截污次支管网建设资金约6亿元,内河涌综合整治资金约1.5亿元。
黎寿康介绍,茶山将进一步强化责任,推动治水落到实处,目前已经成立茶山镇污水治理设施建设工程总指挥部,由镇主要领导任总指挥,统筹推进水污染治理工作。坚持“每两周一例会”制度,及时破解难题,确保工作顺利开展。建立工程建设流程图和进度管理台账,倒排工期,压实责任。因责任不落实、措施不到位和工作不认真而导致不能按时完成目标任务的,将追究部门主要负责人、直接责任人的责任,开展诫勉谈话,甚至不得评优调动、提拔晋升。同时,培养、提拔一批主动作为、敢于担当、业务能力强的干部。
据了解,茶山还通过创新思路,采用新模式加快治水进度。黎寿康介绍,截污次支管网工程时间紧、任务重,环节多且复杂,为加快工程的建设进度,茶山将采取EPC模式(工程总承包)全力推进。该模式大大简化程序,减少协调工作量,有效提高工程建设效率,加快建设进度。(来源:东莞时间网)
下一篇:镇港交通分局开展“五一”节前安全检查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