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未成年人学习生活全过程
东莞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未成年人学习生活全过程
校园,是未成年人学习、生活最重要的阵地。近年来,我市坚持立德树人理念,鼓励各中小学结合校园文化和本土历史,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特色主题教育活动,营造良好校园氛围,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融入到未成年人的学习生活全过程。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一直是东莞教育工作的重要板块。长期以来,东莞全面贯彻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坚持智慧育人、育智慧人的发展思路,在学校、社区等各个层面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爱国主义、公民道德、纪律法治等专项教育活动,并不断加强德育骨干队伍建设,深入推动家校合作,增强德育实效,学生身心素质得到明显改善,学生学习兴趣、学习能力普遍提升,学生会学习、爱学习、乐学习的机制和策略逐步形成,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取得有效经验;文化育人、艺术育人的氛围日趋浓厚,学生审美情趣和艺术素养持续提升。
进入“十三五”时期,东莞更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在《东莞市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中,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被摆在突出位置。《规划》要求教育工作者创新思路,从德育内容体系、实施渠道、学科工作、德育基地、校园社团等方面着手,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
另外,每年“六一”前夕,我市多个部门还联合开展“美德少年”评选活动,推出了十年如一日背同学上学的善心少年蔡绮程等多个典型,感动全城,引来不少市民关注,更为东莞未成年人树立了精神标杆。
为了切实提高同学们的思想道德素质,东莞各中小学紧抓节日热点,在“清明”“七一”“国庆”等重要日子前后,积极开展“网上祭英烈”“童心向党”歌咏活动、“向国旗敬礼”网上签名寄语等相关主题教育活动,以未成年人更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思想道德教育工作。
同时,各镇街的中小学还不断地挖掘本校教学特色,将本土文化与主题教育相结合,百花齐放,真正让未成年人德育工作贴近学生生活。今年清明节,全市各镇街、各学校都根据自身实际举行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各具特色的清明祭英烈活动。虎门镇沙角小学组织了四年级全体师生到沙角炮台的“七勇士墓”和“节兵义坟”进行扫墓活动,纪念沙角当地的爱国先烈,这是该校坚持了20余年的好传统。
另外,沙角小学还将清明扫墓活动和学校的校本教学结合,让学生以阅读、兴趣写作、书法练习等方式学习相关人文知识,并开展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小导游”活动。对此,该校校长何继东表示,希望通过这种常态化的年度德育活动,让学生们更多地了解历史,并领悟到今日和平的来之不易,达到爱国主义教育的目的。
各中小学的探索也获得了家长的支持和肯定。家住东城的家长李女士说,从小给孩子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是非常重要的。通过此类特色主题教育活动,能够让孩子边玩边学,深刻认识历史,从而珍惜现在的生活并发扬优良传统,非常值得提倡。
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营造健康的校园文化氛围,给未成年人提供优秀的精神粮食,我市还积极动员组织童谣创作传唱活动,精心策划举办优秀童谣创作大赛。
2016年,我市积极参与广东省优秀童谣征集推广活动。其中,东莞作家池沫树创作的童谣《我想做一朵花》荣获2016年广东省优秀童谣二等奖。
今年5月,东莞启动了首届童谣创作传唱大赛,号召各界市民一起为孩子创作健康向上的童谣作品,凝聚力量共建“希望之城”,并准备在评选后,将获奖作品带入校园,组织各小学、幼儿园进行自行编演和广泛传唱,让更多孩子们通过创作传唱好童谣,接受到良好的思想熏陶,进一步丰富学习生活和童年童趣。
对此,东城第八小学语文老师闫小红表示非常期待。她表示,童谣创作比赛既可以让广大市民发挥聪明才智,积极参与学校教育,共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又可以为孩子们提供有益的精神食粮,潜移默化地在孩子们心中种下真善美的种子,为校园德育工作注入崭新活力。(来源:东莞时报)
下一篇:东莞将为小学二年级学生免费窝沟封闭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