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滨海湾新区打造开放型经济新高地

  滨海湾新区打造开放型经济新高地
 
  东莞港航线布局已全面覆盖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等国内沿海城市,内贸航线布局基本形成,继南沙港区之后,成为珠三角地区第二大内贸港区。记者 孙俊杰 摄
 
  珠江东岸最大一块连片待开发区域发展蓝图出炉。日前,东莞市委、市政府明确划定滨海湾新区范围,其在原来的长安新区板块上进行了扩容,将虎门部分区域纳入其中,新区总面积从长安新区时代的20多平方公里扩大至83平方公里。
 
  滨海湾新区成熟的土地资源超过40平方公里,通过整合和填海有望超过60平方公里。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内最大一块连片待开发区域,借助粤港澳大湾区战略,滨海湾新区给外界带来东莞区域经济新格局全新想象空间。
 
  近日,市委、市政府作出滨海湾新区扩容的决策部署,明确新区范围,具体由长安新区板块、沙角地区板块、威远岛板块三大板块构成,总面积约为83.2平方公里,其中现状陆域面积为51.8平方公里,规划建成后陆域面积约60.3平方公里。
 
  滨海湾新区地理位置优越,地处环珠江口东岸经济走廊、交椅湾区域的几何中心,南与深圳相邻(距离前海25公里),北接东莞长安镇和虎门镇,西隔珠江与广州南沙相望。
 
  经过测算,从滨海湾新区出发,20分钟可到深圳前海。滨海湾新区从诞生即被看重,作为东莞滨海片区的先行区和片区中心,承担着全面对接深圳大空港、前海和广州南沙,积极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战略,对接“一带一路”倡议,引领东莞经济未来30年发展的历史使命。
 
  专家看来,滨海湾新区扩容后,完全置于虎门、长安两镇的怀抱中,上述两镇作为东莞经济最为发达的镇域经济体,两镇GDP总计超900亿元,如果算上与之毗邻的厚街、镇港两地,滨海湾新区就有了深厚的经济腹地。
 
  作为置身于广深两座大城市间的东莞市,一直被视为通道型城市,其依靠高度开放型经济体系吸纳来自全球的资源,并最终成为令人瞩目的“世界工厂”。滨海湾新区的诞生为东莞缔造新的发展空间,依托优越的地理位置,其已成为东莞吸纳优质产业项目,扩大开放水平的窗口。
 
  “着力打造步步高项目及轨道交通TOD引爆点,全速推进填海造地等基础工程建设,全力以赴加快滨海湾新区开发建设,打造开发引领新高地。”滨海湾新区管委会主任郭荣新说,新区同香港大学签订合作协议,将充分发挥港大资源和力量,凸显香港元素,做好新区的规划等工作。
 
  目前,滨海湾新区最大的任务仍是填土工程,今年要完成8000亩滩涂填土任务,并且将推进填海工程的实施。
 
  滨海湾新区已成为东莞优质产能聚集期,当前,步步高在新区意向地块已超2000亩,部分用地指标已落实,作为世界智能手机品牌的OPPO、vivo将在新区落子,扩张产能。
 
  东莞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吕业升要求,滨海湾新区要抢抓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机遇,把握世界最新产业和科技发展趋势,充分研究深圳前海、大空港地区和广州南沙的发展动向,打造开放型经济引领发展的新高地。
 
  滨海湾新区扩容后,沙角板块被纳入,此地位于珠江出海口,水深15米的自然条件,为东莞市建设深水港提供绝佳的场所。
 
  在园区统筹组团发展战略专题座谈会上,滨海湾新区沙角板块建设深水港码头的构思被提及,并且相关人士提出对深水港码头建设的可行性、科学性进行深入研究,这就意味着东莞港口要向远洋发展。
 
  东莞在滨海新区板块打造深水港码头,将提升东莞港的服务能力。中山大学教授林江曾表示,港口的发展为东莞构筑高效便捷的出口新通道,优化市域经济空间布局,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提高国际的竞争实力。
 
  2016年,交通部批复“虎门港”正式更名为“东莞港”之后,东莞至此进入“一城一港”时代。依托东莞市世界制造工厂的发展腹地,东莞港发展迅猛,在全球100大集装箱港口排名中位居第43位,跃居港口世界50强。东莞港航线布局已全面覆盖环渤海、长三角、海西、珠三角、西南等国内沿海城市,内贸航线布局基本形成,继南沙港区之后,成为珠三角地区第二大内贸港区。
 
  港口作为东莞融入“一带一路”倡议已发挥了较大作用,但受制于虎门大桥和码头水深的问题,东莞港停靠船舶吨位处在7万吨以下,很难满足船舶大型化需求。
 
  一位多年从事海运的企业主告诉记者,东莞港的水深条件达不到,没有能力接欧美航线,东莞市制造的货物只能从广州、深圳两地外运,服务企业能力受到限制。
 
  当前衡量港口活跃程度最重要的指标仍是集装箱,从5万吨级到15万吨级,船舶越来越有大型化的趋势,水深不够的因素给东莞港发展造成了困扰。
 
  “一旦东莞港沙角深水码头建成,东莞港就能承接10万吨级货轮的停靠,其将极大提升东莞港的能力。”东莞港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随着蛇口港区等转型发展,东莞港还可以承接职能,有望成为珠江东岸货物出远洋大通道,“不仅助力东莞制造远洋而行,而且有利于带动海洋产业生产资源聚集,为东莞海洋经济发展增加平台优势,带动现代海洋产业发展。”
 
  2016年,东莞市全市进出口总额11416亿元人民币,万亿级别货物流动,东莞港日益成为莞企进出口货物的选择之一。
 
  今年初,中远海运在东莞港举行“东莞港—泰国/越南”航线推介会暨首航仪式,东莞港至泰国/越南航线除提供至泰国林查班、越南胡志明市的快速直航服务外,还可通过中远海运发达的航线网络,实现货物快速中转,便捷通达曼谷、柬埔寨、非洲、欧洲、美国等地,打通了东莞货物直接由东莞口岸通往世界各国的通道,直接在东莞港进出境的物流模式成为东莞地区货主追求成本最低的一种选择。
 
  中远海运有关负责人表示,一旦东莞港深水港建成,就不用中转,东莞地区货主货品可以直接通过远洋运输抵达世界各地,远洋运输加东莞制造有不可估量的市场空间。
 
  此次,全新亮相的滨海湾新区将威远岛板块纳入,岛上四个社区“岛民”再迎来发展新契机。
 
  虎门威远岛上共有四个社区,分别是南面、北面、九门寨、武山沙。由于地理位置以及历史发展等原因,在连接主城区的威远大桥和镇远大桥还未全部建成使用之前,威远岛内各社区的工业发展以及经济增长等方面均在全镇30个社区当中排名下游。
 
  威远岛约占虎门面积的1/8,接近20平方公里,上世纪80年代与当时的澳门面积差不多。这个在中国近代史上占有一席之地的小岛,与虎门镇其它社区相比,经济发展滞后。
 
  从1990年后算起,多年以来,威远岛因其“生态岛、旅游岛”的控规要求,长期处在低程度的开发阶段,因其绝佳地理位置而经济相对滞后,该地区居民也被认为是“捧着金饭碗在讨饭”。
 
  近年来,随着广东沿江高速、镇远大桥、虎门大道西等重要交通干线陆续通车后,威远岛内的交通优势逐渐显现。岛内四个社区陆续迎来多家大型企业的入驻,与此同时,虎门镇政府的多个职能单位和部门也陆续迁入威远岛办公,威远岛发展有了新的变化。
 
  威远岛内一社区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多年来,“生态岛、旅游岛”定位让威远岛扣上了控规紧箍咒,岛内开发几度搁置。
 
  虎门镇委书记叶孔新告诉记者,近年来,虎门镇通过镇财政补贴形式支持岛内四个社区的发展。此次,威远岛纳入滨海湾新区,将为岛内发展带来新的契机。
 
  他认为,东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滨海湾新区,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滨海湾新区将集聚各种高端产业资源,成为东莞发展的重要引擎,对周边的发展具有强劲的辐射带动作用,滨海湾新区威远岛板块开发过程中,虎门镇的基础设施档次将进一步提升,土地资源的价值将进一步凸显,威远岛开发将更有力支撑,岛内社区也有望加快脱贫步伐。(来源:南方日报)
 
上一篇:个人将餐厨废弃物随意乱扔将处200元以下罚款
下一篇:到2021年水乡新城年均增长超10%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