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20年实现群众步行“15分钟看中医”目标
	  到2020年实现群众步行“15分钟看中医”目标
	  中医在东莞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记者昨日从市卫生计生局获悉,按照推进中医药强市建设的相关计划,到2020年,全市将基本建立覆盖城镇的中医医疗服务网络,实现群众步行“15分钟看中医”的目标。其中,今年将推进建设市国医馆、在综合医院和妇幼保健机构等非中医类医疗机构设置中医药科室。
	  为了推进中医药强市建设,东莞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以中医类医院为主体、综合医院等其他类别医院中医药科室为骨干,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基础,中医门诊部和诊所为补充,覆盖城镇的中医医疗服务网络,实现群众步行“15分钟看中医”目标。届时,全市每万名常住人口公立中医类医院床位数将达到5.5张,每万名常住人口中医执业类医师数达4人。
	  而在医疗机构设置上,东莞则将按照“一中心四组团”分区统筹发展格局,原则上依托每个区域医疗中心设置一个区域中医医疗服务中心。在综合医院、妇幼保健机构等非中医类医疗机构标准化设置中医药科室,鼓励社会力量举办肛肠、骨伤、妇科、儿科等非营利性中医医院,发展中医特色突出的康复医院、老年病医院、护理院、临终关怀医院等医疗机构。鼓励名中医开办中医门诊部、诊所,支持中医医疗机构连锁化、集团化、品牌化发展。积极发展中医特色家庭医生服务团队提供中医药上门服务。
	  东莞市的中医名家不多,很多患者往往不惜前往穗深求医问药。在今年的各项任务中,建设东莞市国医馆被明确列入其中,希望借此吸引省内外国家级名老中医,定期来莞坐诊,缓解“看名中医难”的现状。该项工作由市卫生计生局牵头,计划今年内由市中医院申请立项筹建东莞市国医馆。
	  东莞现有3所中医院,其中市中医院还是三甲医院,兴建市国医馆是否会造成患者分流,导致现有中医资源浪费?市卫生计生局对此解释称,国医馆是中医医疗机构和中医药博物馆的复合体,今后将与市中医院错位发展。
	  市卫生计生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计划将其打造为国内知名的中医药医疗养生基地、中医药优势特色教育培训基地、中医药科普宣教基地和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让国医馆成为东莞市高层次高水平的中医药品牌,以此推动和引领东莞中医药发展。(记者 文聪)(来源:羊城晚报)
下一篇:登革热等蚊媒传染病进入流行季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