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区

开发旅游产业 石排大有底气

  开发旅游产业 石排大有底气
 
  日前,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康王宝诞在石排镇塘尾古村落盛大举行,这是石排镇一年一度的岭南传统民俗文化活动,引游客无数。作为东莞东北部的一个镇,石排镇坐拥14.5公里东江河岸的秀丽风光,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既有丹崖碧水的燕岭奇观、如水中仙岛的鲤鱼洲,也有保存完好的古村落、工业遗址代表的东江水泥厂旧址,还有不少源远流长的民俗文化活动。开发旅游产业,石排大有底气。
 
  每年4月,如织的游客从四面八方前往石排镇,那里海仔湖旁的樱花正在盛开,一树树粉红色的樱花烂漫枝头,与拂堤垂柳、潋滟湖光构成一幅春意盎然的春光图。据石排镇有关负责人介绍,海仔湖共种有1000多棵樱花树,有中国红和广州樱两个品种。
 
  石排镇有潇湴湖和海仔湖两个湖,分别位于田边村和中坑村,两湖通过种植名贵木兰科乔木的木兰园连接,总面积约700亩。沿湖建有一条全长约6公里的环湖滨水景观带,设有环湖绿道、樱花带、康乐健身设施、广场、栈道、观赏亭、人工岛等,与红石山燕岭古采石场遗址公园一起形成一片美丽的湖光山色胜景,是居民休闲、游憩的好去处。
 
  据悉,未来将计划通过修建红石山登山路径,将“两湖一园”与燕岭古采石场遗址、“十八房间”“补天石”“摩崖石刻”等景观连通一片,进驻自行车等休闲娱乐项目,打造生态休闲公园。
 
  除了两湖之外,石排还有位于田边村东江河中的鲤鱼洲,它处在石排镇的西北端,被东江江流四面环绕,因形状像鲤鱼而得名。鲤鱼洲沿江绵延千米,潮平岸阔,水碧天青,蕉林叠翠,绿竹摇风,如水中仙岛;岛上民风淳朴,鸡鸣犬吠,充满宁静、安详、平和的气息。  
 
  鲤鱼洲上设有烧烤场,可供百人同时烧烤。在岛上,人们可以在江边垂钓,也可以在农场小道上散步休闲,或者到农场体验传统农业种植的乐趣,可以在农民家中采购村民自种自养的各种绿色蔬果、鸡鸭等农产品,也可以观赏格桑花、油菜花,利用岛上资源开展乡村特色旅游已经成为鲤鱼洲经济发展的一个新亮点。石排镇将以“生态、休闲、观光、旅游”的体验基地为主,配套五星级农家乐(乡村度假区)、户外拓展等设施,在此打造独具东江特色的滨江会所型高端农庄休闲区。
 
  石排的塘尾古村落建于宋代,至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由围墙、炮楼、里巷、祠堂、书室、民居、古井、池塘、古榕等组成“聚族而居”特色的农业村落文化景观,并保留了大量精美的石雕、木雕、灰塑等建筑构件,是珠三角地区原生态保存最为完整的古村落之一,具有较高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也是全国文物保护单位。
 
  村里有一口大水塘,象征蟹壳,旁边两口小水塘象征蟹钳,另有两眼古井则象征蟹眼,组成“巨蟹护村”的格局。村中现有明清时期民居268座、祠堂21座、古井15眼、书室19座、谯楼17座,其中以清代晚期的建筑保存最为完好,具有浓郁的岭南地方特色和鲜明的广府文化特色,是研究岭南古建筑特别是广府建筑的重要实例。
 
  塘尾村至今仍保有浓郁的岭南传统民俗文化氛围,每年的农历七月初一至初七,该村会举办“康王宝诞”活动,该活动已经有300多年的历史,是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之一。塘尾古村落曾先后荣获“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中国景观村落”等称号,2016年初成功创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另外,石排镇还有红石山燕岭古采石场遗址,是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它位于东江南岸丘陵中段,在燕岭丘陵石排镇燕窝村至田边村段长约1.5公里范围内,都有古代采石的遗迹。据考证,燕岭古采石场的开采年代不会晚于明、清,遗址以“十八房间”“补天石”为主要景观遗存。在燕窝村西边村小组西南方的古采石场石壁上,还有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孙奭题书的摩崖石刻。
 
  未来,石排镇计划统筹利用塘尾古村落、云岗古寺等明清建筑古迹,围绕岭南村落文化、红石建筑文化、宗祠私塾文化等主题,配套建设民宿、餐饮、特色商店等,打造生态文化体验目的地,建设“红石古镇” 传统文化复兴片区。
 
  此外,该镇将以保护开发为原则,最大限度地保持采石场遗址的原始面貌,打造以红石为特色的主题公园。(记者 钟宏连)(来源:广州日报)
 
上一篇:樟木头镇第二批次截污次支管网工程进度推进会召开
下一篇:东坑打掉一个特大抢劫团伙 刑拘9人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