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人民涌除氨氮指标外其他三项主要指标均达标

  人民涌除氨氮指标外其他三项主要指标均达标
 
  长安人民涌被东莞列入“全国城市黑臭水体整治监管平台”督办的10条黑臭水体河涌之一,同时该河涌也被列为2017年长安镇要完成整治的8条内河涌之一,因此它的综合整治工程一直备受瞩目。今年7月15日,长安镇聘请由中国工程院院士杨志峰带领的团队进场,对长安镇人民涌进行黑臭水体整治技术试验。至昨日,经第三方水质监测报告显示,人民涌除氨氮指标外,其他三项主要指标已达标,河涌水质得到改善,初步消除了黑臭。
 
  昨日上午,记者来到长安人民涌看到,如今的河涌变宽了,两岸安装上防护栏,堤岸上的人行道也铺设了大理石,并设有休闲石凳,绿化带上绿树成荫,鲜花绽放,周围环境大有改观。
 
  走近河堤旁,记者看到由中国工程院院士杨志峰带领的团队工作人员正在开展黑臭水体整治技术试验。在试验段河涌边已闻不到臭味,河涌内的水质有明显改善。
 
  尽管天气炎热,骄阳似火,仍不时有附近的群众在岸边的人行道行走。
 
  在人民涌旁边的商铺经营者彭先生告诉记者,对于人民涌水质的变化,他算是见证人。
 
  “2015年11月,我就在长安新民社区开了这间便利店,当时的人民涌,其河水真的是又黑又臭,大家管它‘臭水沟’,每个途经此处的市民都得捂着嘴巴和鼻子经过。有时候风大,我站在河涌对面的店铺门口都闻到一股浓浓的臭味。”彭先生告诉记者,真没想到这1年多过去了,人民涌现在变得这么漂亮,关键是水质大有改善,现在已闻不到臭味了,行人再也不用掩鼻而过了。他坐在店里,看着人民涌的景观带,心情感觉特别舒畅。
 
  据介绍,长安人民涌被东莞列入“全国城市黑臭水体整治监管平台”督办的10条黑臭水体河涌之一,同时该河涌也被列为2017年长安镇要完成整治的8条内河涌之一,因此它的综合整治工程一直备受瞩目。为了治理好这条黑臭河涌,长安镇特意聘请了由中国工程院院士杨志峰带领的团队前来治理。
 
  今年7月15日,由中国工程院院士杨志峰带领的团队正式进场,对长安人民涌进行黑臭水体整治技术试验。杨志峰院士团队采用催化树脂酶原位生态修复技术,经过1个月的修复期,水体黑臭现象得到有效改善。
 
  8月22日,在长安人民涌现场,杨志峰院士团队工作人员抽取水样检验,结果显示仅仅是稍显浑浊。工作人员还发现,在长安人民涌里,红虫等水生动物已经开始繁殖,逐渐恢复生机。
 
  8月底,人民涌治理试验进行初步验收。第三方水质监测报告显示,人民涌除氨氮指标外,其他三项主要指标已达标,河涌水质得到改善,初步消除了黑臭。
 
  按照计划,长安人民涌综合整治工程前期开展明渠和暗渠的截污管网工程建设,铺设污水管网将流域内各片区污水收集进入主干管网,最终汇入长安新区污水处理厂。
 
  记者了解到,该工程已按设计规划建成截污管网4.13公里,并将沿线22个主要排污口接入,并接通主干管网。此外,长安人民涌清淤工程于2016年12月开始动工,目前清淤工程已基本完成。接下来,长安镇将按计划要求施工单位加快完善截污管网的相关资料,在质量确认无误后,立即组织验收。
 
  此外,作为茅洲河污染综合整治工程的其中一项重点工程,长安人民涌综合整治工程采取截污治污、清淤清障等措施进行治理,本着“既满足河道体系的防洪功能、又有利于河道系统的生态建设”的原则,进行岸线整治和生态修复,通过对河涌的水质采取生态修复技术,建成集防洪防涝、城市景观、居民休闲等功能于一体的生态长廊。
 
  目前,该工程已基本完工,可有效解决部分河段因防洪不达标而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保障流域内工业生产发展和人民生活,河涌周边生态环境也得到明显改善。
 
  8月22日上午,东莞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吕业升率队督导人民涌污染治理试验工作。看到治理前后的变化,吕业升给予了充分肯定。他指出,人民涌是东莞全市水污染治理的试点工程,曾经因为认识不足、厂网分离、科学手段不够、执法力度不严等问题,长期呈现出黑臭面貌,暴露出东莞市水污染治理的系统性问题。经过去年以来的综合治理,特别是近一个月来的强化提升以后,有了显著的变化,这进一步增强了全市打赢水污染治理攻坚战的信心。(记者 刘满元)(来源:广州日报)
 
上一篇:女工凌晨出租屋里产女 医生闻讯施救母女平安
下一篇:奋战环卫一线 他最渴望尊重和认可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