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虎高速改扩建九标启幕,千日攻坚铸大湾区动脉
7月15日9时58分,常平镇朗洲村工地响起十二声礼炮。中铁十一局项目经理陈锋手握GPS测绘仪,在常虎高速改扩建九标起点钉下界桩——这座投资8.449亿、总长22.772公里的工程正式动土。现场企业文化墙"逢山凿路遇水架桥"的鎏金标语下,施工蓝图铺展开大湾区交通新脉络:22座声屏障将守护松山湖科学城静谧,枢纽互通桥墩已标记为大岭山物流预留升级空间。东莞市路桥投资建设公司金勇抚过BIM模型中的滨海湾节点:"1096天后,这里将实现松山湖至滨海湾15分钟速达。"
精密织网破解改扩难题
在松山湖段施工模拟区,工程师演示"四阶导流"方案:第一阶段保留双向四车道通行,第二阶段启用预制拼装式钢栈桥分流货运车辆。"大朗镇居民通勤影响将压缩至三个月。"项目总工点着电子沙盘解释。环保模块尤为亮眼——全线采用橡胶复合沥青降噪技术,声屏障内置吸附蜂窝棉,使扩建段噪音比现况降低12分贝。现场物料区的钢筋捆扎带上均印有二维码,扫码可见从炼钢厂到墩柱的全流程溯源数据。
千日会战激活深莞脉络
大岭山集中住宿区板房内,安全总监正调试智能门禁系统。"两千名工人实行封闭管理,定位手环实时监测高危作业区域。"在预制梁场,32米箱梁蒸汽养护设备已就位,温度传感器将混凝土强度误差控制在0.5MPa内。中铁十一局丁永全指着工期倒计时牌:"2028年通车时,广深科创走廊将新增日均10万车次承载能力。"
当首批旋挖钻机在朗洲村地基打下钢护筒,松山湖科学城的科研人员收到交通影响告知书——上面清晰标注着施工期间绕行方案及接驳车时刻表。在项目驻地顶楼,全景摄像头正将施工画面实时传输至大湾区基建监管云平台,这条凝结着1096个日夜攻坚的交通动脉,已开始搏动。
下一篇:万江加速布局新能源基建 72座充电站破解续航焦虑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