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

骆招群率百名代表一线督战,三大项目冲刺建设节点

 
 
  7月烈日下,东莞市博物馆新馆工地焊花飞溅。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骆招群手持安全帽,站在基坑旁追问工程进度:“百年工程要经得起历史检验!”在他身后,全国、省、市、镇四级人大代表组成的视察组,正细查钢结构施工节点。这场为期一个月的重大项目集中视察行动,在文化地标、芯片实验室与地铁隧道间全面铺开。
 
​  文化新地标锚定“城市封面”​​
 
  视察组首站直击博物馆新馆。当沙盘亮起灯光,总工程师展示着“文脉中轴线”设计理念——新馆将与可园、金鳌洲塔形成历史对话空间。“展览面积扩容三倍,但最难的是恒温恒湿系统。”骆招群指尖划过设备参数表强调:“运营机制要提前介入,避免建成后‘水土不服’。”现场拍板建立文物专家驻场制度,确保2025年开馆即出彩。
 
​  芯片测试车间里的技术突围​
 
  转战东城街道的利扬芯片车间,无尘服包裹的代表们透过观察窗,目睹纳米级探针测试晶圆的精密过程。企业负责人举起一枚邮票大小的芯片:“我们测试精度达0.1微米,相当于头发丝的千分之一。”得知该企业测试量占全球12%份额,骆招群现场拨通经信局电话:“这样的标杆企业,政策兑现要跑出加速度!”
 
​  地铁隧道里的民生倒计时​
 
  道滘车辆段地下20米,视察组登上1号线试运行列车。代表们轮流体验驾驶台操作时,骆招群在幽暗隧道里打开手电,照向轨排螺栓:“每天30万人次未来通行在这里,一颗螺丝都马虎不得!”当获悉信号系统联调进度滞后,当即要求成立人大代表督办组,按天追踪攻坚进度。
 
  “这不是走马观花!”市人大常委会秘书长叶向阳的记事本写满问题:博物馆消防验收卡点、芯片厂高压电扩容需求、地铁站接驳公交空白……这些带着机械润滑油和混凝土气息的诉求,将在月底形成专项督办清单。
 
  骆招群在总结会上竖起三根手指:“百名代表要当好三重角色——项目进度的监督员、堵点疏通的协调员、政策落地的助推员。”随着视察纵深推进,人大代表联络站的“重大项目直通车”已在32个镇街同步启动,工地扬尘中飘动的代表证,正成为建设一线的独特风景。
 
上一篇:厚山产业园7号楼封顶 低空经济园擎起30万方
下一篇:百万市民共筑安全防线,创新宣教激活东莞安全生产月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