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远岛私宅整备签约逾93% 千亩生物医药园加速落地

武山沙社区十围村的老榕树下,张伯在补偿协议按下红手印,身后"威远岛土地整备进度表"的签约率随即跳至93.16%。这个毗邻大湾区大学滨海湾校区的二期私宅整备项目,自攻坚启动以来,指挥部工作人员已踏破百余户门槛——带着政策汇编本和计算器,帮业主算透拆迁补偿、临迁安置、未来发展"三本账"。随着最后一户观望者转变为支持者,1962亩大学科技园北园的建设通道彻底贯通。
破冰之道:算清三本账化解心结
"补偿款存银行月息多少?""新园区招工要不要本地人?"指挥部办公室墙上,238条业主关切被制成消项表。副指挥长李伟的笔记本记录着破冰关键:针对七旬阿婆担忧租房不便,协调组三天找到电梯过渡房;年轻业主陈明顾虑就业,产城融合方案立即奉上——生物医药园预留30%岗位定向招聘拆迁户。
夜访成为制胜法宝。六月雨季,工作人员踩着泥泞十进角围村,用防水袋装着规划效果图:"您家地块未来是医疗器械研发中心。"当效果图展示出智慧健康园的玻璃幕墙与绿茵步道,持证测绘师当场复核宅基地面积,最终打消村民王叔的疑虑。
产城蓝图:32企抢滩生物医药高地
整备区西侧,塔吊群正勾勒中交滨海湾科创智造园的轮廓。项目经理指着3号厂房钢结构介绍:"十月交付的首批7万平米空间,已被微创手术机器人企业订走三层。"园区招商簿显示,32家签约企业涵盖基因测序仪研发、AI辅助诊断系统开发等领域,某深圳医疗器械企业更斥资2亿预定独栋研发中心。
大学科技园北园的沙盘揭示产业布局:武山沙社区原址将崛起医疗器械园,十围村地块承载智慧健康园,生物创新园与科教孵化园沿太平水道展开。1962亩土地上,三类主导产业形成闭环——高端医疗器械生产区配备共享实验室,生物医药研发中心嵌入临床转化平台,健康管理服务集群直连三甲医院数据端口。
攻坚倒计时:空间保障赋能科创岛
指挥部作战室的剩余户攻坚表上,6%未签约户被标注星号。"每户配备律师+规划师双人组。"法务专员展示定制方案:对侨居港澳的权属人开通视频公证通道;历史遗留未确权地块启动"预签约+并联确权"程序。
土地释放正加速重点项目落地。随着拆迁区最后三栋房屋纳入拆除计划,连接大湾区大学的科创走廊将提前三个月动工。中交智造园工地的夜班焊光,已照亮科技园北园地基——这片承载着生物医药与信息技术融合使命的土地,正在威远岛夏夜的潮声中铺展未来。
下一篇:莞意经贸会现场签约超20项 东莞智装备对接亚平宁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