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海事半年零事故,万吨巨轮享"秒级通关"

7月17日东莞海事指挥中心,电子屏上跳动着绿色数据流:154万标箱货轮通过"船舶一码通"秒办手续,12.37亿新能源大巴正从沙田港驶向深水泊位。2025年上半年,东莞水域创下零事故纪录——16.9万艘次船舶载着1.16亿吨货物穿越珠江口,海事部门用4398人次现场值守、1845艘次船艇护航,换来106名遇险人员100%获救的平安答卷。
防险攻坚构建铜墙铁壁
石龙大桥下游,清礁船钻头正啃噬最后一块暗礁。"汛期前完成13处碍航物清除,船碰桥风险降七成。"海事执法队长指着分级管控图解释。在台风"蝴蝶"来袭夜,沙田水上搜救分中心上演生死时速:通过全国首创的镇街应急联动网,20分钟调集三镇拖轮,将被困散货船拖离风暴眼。上半年排查的1257项隐患中,"三限四定五管"机制已让搁浅事故归零。东江水域的船民老陈展示手机里的"枫桥经验"应用:"船民议事厅线上调解纠纷,去年两起碰撞私了案今年全走正规程序。"
蓝色动脉激活湾区经济
东莞-香港空港中心,海关闸机扫描着第89万票跨境电商包裹。海事"三置顶"服务让这里创下300亿货值纪录:危化品船舶随到随检、LNG运输船免待时进港、新建码头"建成即投产"。在立沙岛危险品锚地,全国首个船岸物联网系统正监测乙烯运输船压力值,输油臂自动对接误差不超过0.1毫米。船员权益中心刚处理完跨国劳资纠纷,外籍船长竖起拇指:"这里比新加坡仲裁快三天!"
环保利剑斩断污染链条
立沙岛上空的无人机集群突然悬停——尾气遥测仪捕捉到外轮排放异常。当海事人员登船时,轮机长惊愕地发现燃油硫含量被精准检出。这套获科技进步奖的系统,已让船舶燃油违规率从15.5%压至1%以下。不远处的污染物处置中心,油污水正变废为宝:8000吨废油经裂解转化为船用柴油,残余渣滓制成防撞桩。在刚结束的液化气泄漏演习中,智能围油栏3分钟锁住江面油污,比传统手段快6倍。
随着下半年40万吨级深水航道开通,东莞海事"秒级通关"将覆盖90%进出港船舶。当暮色笼罩虎门港,最后一艘电煤船亮起绿色通行信号,这座万亿级港口正以零事故的纪录,托举大湾区向海图强的雄心。
下一篇:没有了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