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

东莞南城石鼓社区:百年祠堂变身文化阵地,助力乡村振兴

 
  在东莞南城石鼓社区,一座拥有百年历史的裔暹李公祠如今已成为文化传承的新阵地。曾经闲置的祠堂被活化改造成“石鼓翰墨缘书法公益社”,开设书法公益培训班等各类文化活动,成为社区居民研习书法、传承文化的公益平台。
 
  近年来,石鼓社区以“小切口”撬动“大变化”,从解决“停车难”到打造岭南风情街,从旧祠堂焕新到“光储充”停车场落地,从出租屋文明共享到城乡融合治理,在社会治理、基础配套、文化赋能等方面全面发力,走出了一条具有石鼓特色的城乡融合发展之路。
 
  裔暹李公祠曾是石鼓李氏族人祭祀先祖的场所,历经百年风雨,一度闲置。如今,它不仅是居民的精神家园,更是石鼓社区纵深推进“百千万工程”、以文化赋能乡村振兴的生动缩影。书法家们相聚挥毫写大字、研习书法艺术,孩子们学书法、画水彩,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文化赋能不止于一座祠堂。裔暹李公祠不远处,就是石鼓社区的中心位置,矗立着建筑面积1000多平方米大的石鼓村史馆,750多年的古村历史被娓娓道来。从明清时期的农耕器具,到改革开放后的工厂旧机床,再到如今“百千万工程”的规划图,多个展区串联起石鼓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夜幕降临时,活跃的祠堂恢复平静,而旁边曾上演过“村晚”的文化广场却开启了“热闹”模式。亮丽夜灯的照耀下,人们或跳广场舞,或健身运动,孩子们在旁追逐嬉戏……音乐声与笑声交织在一起,点亮着乡村的夜生活。
 
  石鼓社区还推出“出租屋文明共享计划”,以“一栋一公约”为抓手,围绕环境文明、秩序文明和服务文明等方面,引导来莞务工者积极参与到出租屋管理、矛盾调解中来。从“管理”到“共治”,变化体现在细节里:出租屋门口挂起“星级文明户”牌匾,楼道里贴着住户们共同制定的“公约”。
 
  石鼓还通过党建引领,发动居民积极参与社区议事,形成“小事社区办、大事商量办”的共治模式,让基层治理更有温度、更接地气。
 
  在基础设施方面,石鼓社区的馀庆路经过改造,成为具有岭南风情的街道。同时,社区还利用闲置地建设了儿童公园和“光储充”一体化停车场,有效提升了居民的生活品质。
 
  如今的石鼓社区,既有千年古村的厚重历史又有现代社区的活力气息。未来,石鼓还将继续书写更多“旧貌换新颜”的精彩故事,为东莞城乡融合发展提供“石鼓样板”。
 
上一篇:韶关翁源县坝仔镇:非遗香云纱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下一篇:没有了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