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

东莞智通学院25年深耕工业机器人赛道 培育40万专才驱动智造升级

 
  2025年,当工业机器人成为全球制造业转型核心战场时,东莞智通职业培训学院以破局者姿态引发行业关注。这座植根制造业腹地的职业教育机构,凭借25年持续深耕,已累计输送逾40万名智能制造专才,构建起覆盖珠三角的工业机器人技术人才供给网络。
 
  学院创始人李纲领2000年创立该机构时,精准卡位东莞制造业升级需求。2015年成为关键转折点——面对传统制造企业自动化转型潮,学院率先布局工业机器人培训领域,斥资开设电工、PLC编程等核心课程,同步成立东莞市首个机器人智能制造学院。副院长王刚涛透露:"我们提前两年预判技术迭代趋势,在2014年东莞启动'机器人生产'计划时,已着手研发适配市场的课程体系。"
  技术突围背后是系统性布局。学院构建"六维一体"培养模式,与机械工业出版社联合推出6本专业教材,协同20余所院校建立实训基地。课程体系覆盖工业机器人全链条技术,从基础操作到视觉定位抓取等高阶应用,每季度迭代更新教学内容。独创的"点-站-线"教学法将复杂设备拆解为1200余个知识模块,实现零基础学员到技术骨干的进阶培养。
 
  这种产教融合模式已结出硕果:长盈精密、劲胜精密等本土制造龙头通过智通学院获得关键技术支持,工业机器人在汽车制造领域的应用渗透率提升至67%。在焊接、喷涂等关键工序,企业生产效率平均提升42%,产品不良率下降至0.12‰。某汽车零部件企业负责人证实:"智通输送的技术团队,让我们在三年内完成传统产线智能化改造。"
 
  站在智能制造新风口,这家民营职教机构正以技术反哺产业的方式,重塑中国制造业人才供给生态。其探索证明:职业教育与产业升级同频共振,方能激活高质量发展核心动能。
 
上一篇:东莞医社校联动创新防艾教育 多元宣教筑牢校园健康防线
下一篇:袁崇焕阳光小学揭幕"聚奎"文化石 粤籍公益人士捐建传承英雄精神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