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

东莞职教改革破冰:中本贯通+现场工程师双轨并进赋能湾区智造


 
  在粤港澳大湾区产业迭代升级的轰鸣声中,东莞职业教育以刀刃向内的改革姿态撕开产教融合新篇章。5月27日启动的2025职业教育活动周,将"一技在手,一生无忧"的育人承诺转化为可触可感的制度创新——当东莞理工学校与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大学签署"3+4"中本贯通培养协议时,会场内响起的不仅是签约笔触的沙沙声,更是中职教育天花板被击碎的爆鸣。这项破冰之举彻底打通技术人才成长的"任督二脉",首批50个贯通培养名额犹如投入职教深潭的巨石,激起的涟漪将重构整个技术人才供应链。
 
  在智能制造车间需求倒逼下,东莞职教体系正经历着脱胎换骨的重构。现场工程师专项培养项目以"双倍增"的扩张态势强势推进,2025年新增7个专班与龙头企业形成"齿轮咬合式"培养矩阵,这种将企业车间前置到校园实训室的培养模式,让职校生未出校门便已具备破解产线"卡脖子"难题的实战能力。值得关注的是,培养方案中植入的数字化基因尤为醒目,从AI机器人编程到新能源车智能改装,课程设置与东莞"科技创新+先进制造"战略形成精准共振。
 
  成果展示区俨然成为东莞职教改革的立体剖面图,10所公办职校将教学成果转化为可交互的工业语言:机械臂在实训台上精准复刻汽车焊接工艺,非遗传承人现场演示数字化木雕技术,新能源车改装团队展示的电池管理系统令企业技术总监频频颔首。这些具象化的教学成果,实则是东莞构建"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三链融合的具象化注脚。副市长黎军穿梭于展区间的身影,恰似政府背书下的产教融合"超级联系人",为这场职业教育深改按下加速键。
 
上一篇:专业选择丰富、匹配职业未来—天普大学成为留学新选择
下一篇:佳佳美生物科技赠粽助考 道滘中学学子跃顶祈"高中"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