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

十年育百团!玉兰小剧场炸裂莞邑童艺


 
  玉兰花瓣从旋转的舞裙抖落,十岁的林薇在聚光灯下绷直足尖——当《莞邑玉兰香》的编钟声漫过剧场,前排老莞城李伯突然攥紧座椅扶手:"这摆腰动作和我妈摇橹一个样!"7月6日晚的少儿文艺展演现场,蓝色绸缎在《疍愿如此》舞者臂间翻涌成浪,少年们弓步屈膝的幅度,正是东江老船工传授的摇橹角度。


 
​  乒乓球拍击响的舞步​
 
  后台道具箱突然迸发"噼啪"声。胡扬舞团的编导掀开箱盖,百枚特制乒乓球正随《夺冠》彩排节奏蹦跳——演员们以身体为拍,急停碎步模拟扣杀移位,骤定的弓步震得地板发颤。更精妙的是现代舞《飞得更高》:某少年连续七个折腰空翻的轨迹,被激光测绘仪捕捉成抛物线,数据直接录入松山湖基地的"童功数据库"。这些细节印证着"文艺矩阵"十年淬炼:东城基地的疍家舞教材印着老渔民指模,南城晨希舞团的排练镜贴着万帧动作分解图。


 
​  仓库里的112块授牌​
 
  剧场地下仓库的射灯逐盏亮起。管理员老陈的除尘布拂过"2014首批基地"铜牌,尘雾中浮现首批绸缎戏服的紫云纱。最新添置的AR舞台装置正在调试:当《远古的呼唤》的岭南图腾投影激活,演员脚踏处将绽放波纹特效。这间仓库如同时光胶囊——松山湖基地捐赠的智能把杆记录过百万次压腿数据,某件缀着380枚玉兰亮片的旧舞衣,正待拆解植入新剧《岭南醒狮》的狮鬃。
 
  散场时分,小演员遗落的头饰在通道闪光。道具主管捡起乒乓球道具,胶面反光中映出十年成果清单:112个创作基地覆盖书画动漫,32场《东江说》交响音画巡演足迹,以及今夜16个原创节目的版权登记码。玉兰大剧院外墙的霓虹渐暗,"文艺矩阵"灯牌在子夜转为柔光模式,恰似为明日早功训练留的引路灯。
 
 
上一篇:湘水莞音穿荧屏 临湘一江碧水淌进央视
下一篇:曹茜茜的镜头美学,《您好,北京》定格千万种逐梦人生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