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踪

樟木头法庭组合拳破解执行难 164万案款全额追回

  6月13日下午3时,樟木头法庭财务室排起长队。张先生攥着刚签收的《执行款收据》,指尖划过"伍万叁仟元整"的打印字体长舒一口气:"这笔购房服务费追了两年,没想到法官十天就啃下硬骨头!"在他身后,40位申请人依次领取执行款——被执行人夏某双委托律师携164万元现金到庭,为41宗不当得利纠纷画上句号。此刻的拘留所里,解除强制措施的夏某双正填写悔过书,其精心编织的"挂名高管"谎言已被执行法官朱红奎的组合拳彻底击碎。
 
​  人财两失:服务费黑洞吞噬41户家庭​
 
  时间回拨至今年2月。法庭立案窗口堆起半米高的卷宗,41名购房者联名控诉:2023年通过中介夏某双购房时,被额外收取5至10万元"服务费"。虽经判决胜诉,夏某双却玩起失踪。执行法官朱红奎启动常规查控:银行账户余额为零,名下车辆房产早已转移,限高令和失信惩戒如同打在棉花上。
 
  "夏某双就像人间蒸发。"申请人李女士翻出聊天记录:最后一次催款时,对方发来破产证明照片便再无音讯。更棘手的是,关联房地产公司深陷债务泥潭,即便代位诉讼胜诉,执行仍可能落空。3月的执行联席会上,朱红奎敲着桌面定调:"不能坐等诉讼,必须主动破局!"
 
​  抽丝剥茧:四张工牌揭穿"挂名"骗局​
 
  转机出现在4月的一次线索排查。当朱红奎调取夏某双的律师委托书时,发现其竟能支付41案代理费。"这与其'身无分文'的说辞自相矛盾!"执行团队立即转向工商档案深挖——夏某双的名字赫然出现在四家房产中介的高管名录中。
 
  5月6日,朱红奎带队突查某中介公司。前台登记表显示"夏总昨日出差",但办公桌上未拆封的端午礼盒暴露踪迹。"我只是挂名领底薪。"被堵在会议室的夏某双振振有词。法官当场查验其手机:微信转账记录里,月度绩效分红逾2万元;电脑加密文件夹中更藏着关联公司避税流水。铁证面前,夏某双于6月4日被迫到庭,却仍咬定"钱款皆由幕后老板支配"。
 
​  拒执威慑:十日拘留击溃心理防线​
 
  "聘请律师有钱,履行判决无钱?"6月5日的听证室里,朱红奎举起刑拘决定书宣读:"你涉嫌拒执罪,现依法采取司法拘留!"夏某双被戴上手铐时脸色煞白——此前他笃定民事执行奈何不了"挂名高管"身份。
 
  真正的杀招在次日启动。朱红奎约见夏某双的代理律师,同步移送《涉刑研判意见书》:"夏某双通过关联公司转移财产,涉嫌拒执罪与诈骗罪双重犯罪。"当律师带着法律意见书走进拘留所,原本强硬的夏某双彻底崩溃。6月13日晨,律师紧急联系法庭:"今天下午带全款来!"
 
​  执源治理:组合拳成破解执行难范本​
 
  当最后一笔执行款清点完毕,朱红奎在结案报告上批注:"挂名高管型规避执行需建立工商、税务、银行联合筛查机制。"樟木头法庭庭长指出,此案创立的"关联线索排查+拘留惩戒+涉刑移送"三阶工作法,已纳入全市执行规范:7月起,法院将与市场监管部门建立高管任职信息实时校验系统。
 
  对于领款后仍愤愤不平的申请人,朱红奎举起夏某双的悔过书念道:"法律利剑终将刺破所有规避执行的画皮。"窗外,夏某双正蹒跚走出法院大门,其名下四家公司的解聘通知已在快递途中。
 
上一篇:酒驾碰瓷产业链覆灭 东莞四犯领刑
下一篇:没有了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