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两座水质厂光伏并网 年减碳4100吨创双赢

虎门宁洲水质净化厂二沉池水面上空,6649块光伏板在钢构架上铺展成蓝色矩阵,6月的烈日照耀下,单日发电峰值达24300度。相邻的东城温塘厂区,2482块板列在屋顶折射银光,并网首月便创下8823度单日纪录。7月中旬,这两座总装机5.337兆瓦的"水务+光伏"电站正式并网,标志着东莞水务集团清洁能源转型取得突破性进展——年发电量超500万千瓦时的绿电,将驱动污水处理核心工艺运转。
空间魔术激活环保账本
虎门项目独创的46米大跨度钢结构,令光伏矩阵完全悬浮于2.4万平方米的二沉池上方,实现土地"零新增"的高效利用。智能监控系统正实时调节板阵角度,85%发电量直供曝气池鼓风机等高耗能设备。水务工程师陈工指着控制屏:"光伏供电已覆盖厂区白日七成负荷,年省电费75万元。"经精确测算,两厂年减排二氧化碳4100吨,相当于在地球新增22万棵树的固碳能力。东城厂的余电计量表闪烁跳动,富余绿电持续注入公共电网。
降本增效铺就零碳路径
在虎门厂区配电房,新旧电表数值对比鲜明:光伏自用电占比达89%,每月降低外购电52.6万元。东莞水务集团新能源事业部负责人透露,这种"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模式已形成标准化方案——水面光伏采用浮筒式锚固技术,屋顶项目运用轻量化支架,既规避了厂区改造对污水处理的影响,又实现发电效益最大化。集团计划年内在全市推广该模式,让更多净化厂披上"绿电铠甲"。
当夕阳掠过虎门厂区的光伏矩阵,二沉池中的水流依旧汩汩涌动。这些由阳光驱动的净水系统,正以每度电0.15公斤的碳减排效率,为东莞市"百千万工程"注入绿色动能。
下一篇:船埔新农人云端练兵 植保无人机田间显技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