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东莞市农业科学研究中心创新农业科普模式

 
 
 
  东莞市农业科学研究中心,作为东莞市农业农村局下属的公益一类事业单位,近年来通过创新农业科普模式,赢得了广泛的社会认可和多项荣誉。该中心利用其科研优势,将农作物育种、智慧农业等专业成果转化为通俗易懂的科普内容,成功打造了东莞科普领域的“农业特色名片”。
 
  在市农科中心的3120平方米科普展示温室内,智慧农业的“黑科技”变得可看、可触、可体验。光伏板下种植的蔬菜长势喜人,无土栽培架上的生菜根系晶莹剔透,5G设备实时监测温湿度,使“现代农业”成为触手可及的现实。自开放以来,科普温室已累计接待游客近3万人次,其中儿童和学校团体占比极高。
  市农科中心不仅坚持免费开放并提供团队预约讲解服务,还创新打造了“理论+实践”的研学模式。孩子们在这里可以观摩光伏种植、智慧农业设施的运作,并亲自尝试播种、浇水等农耕活动,感受农耕乐趣。此外,市农科中心还与多所学校及企业合作,开展了多场科普研学活动,让青少年在实践中了解农业科技。
 
  市农科中心还主动走出温室,帮助中小学校打造“校园农场”,让农业科普扎根校园。在东城实验小学,市农科中心的科技人员提供了从农场规划设计、土壤改良,到日常种植管理的“全流程”指导,使校园农场成为校园科普的生动案例。
 
  为了使农业科普更加系统,市农科中心探索出了“3+1+1”课程体系,包括科普温室研学、校园农场劳动实践、专家科普讲座等,并正在编撰《中小学农业生产劳动实践课程(教师用书)》,为学校提供标准化教学支持。
  市农科中心还针对不同人群的需求,开展精准化科普服务。通过“农业科技特派员(轻骑兵)”项目,为学生和普通市民提供农业常识讲座,为农业企业和种植户提供专题培训,助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市农科中心还围绕东莞特色产业举办主题展示活动,既为行业搭建技术交流平台,加速科研成果转化,又向公众普及农业知识,实现了产业发展与科普传播的“双赢”。
 
  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东莞市农业科学研究中心证明了农业科普的趣味性、实用性和生活贴近性,让更多人了解、爱上农业,为东莞农业科技的传播与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
 
上一篇:东莞机器人产业迅猛发展 多领域应用拓展
下一篇:没有了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