莞揭文旅招商破壁11项目签约 非遗展演燃动产业协作

7月29日,普宁河头小学的锣鼓声穿透晨雾,莞揭文旅招商大会在英歌舞步中启幕。当富美青年英歌队的木槌击碎地域壁垒,主席台同步落笔七项产业协议——粤东供港食品加工中心将引入东莞冷链技术,潮玩创作基地嫁接虎门设计资源,青梅电商运营中心直通大湾区供应链。莞揭指挥部招商局长黄龙昌展示项目地图:"每个签约项标配专班小组,揭阳提供200亩青梅产业园,东莞导入数字化订单系统。"
非遗展演现场变身招商路演。溪南村女子英歌队的水袖翻飞间,东莞旅游协会会长陈伟光与揭阳文旅局长握手言定:"十条非遗研学路线十月贯通,东莞游客可体验从千角灯到英歌舞的文化纵贯线。"舞台侧翼,东坑镇文化服务中心正调试潮鲤文化AR导览器,里湖镇的青瓷纹样即将投射至东莞非遗展厅。
飞地园区嫁接产业链 青梅林飞出电商金羽
在殿羽田食品车间,东莞工程师改造的青梅清洗线正调试最后一组传感器。"酸度3.5以下的果子直供港式茶餐厅。"企业主指着分级传输带解释。这场跨越地域的产业联姻已催生实体成果:普宁青梅今年通过莞企渠道新增韩国订单170吨,东莞理工学院研发的降盐工艺让腌渍损耗率从12%降至6%。
青年企业家联合会的考察清单更显深意。执行会长陈浩华带队的30家莞企,将重点对接泰禾农业的智慧大棚——揭阳的土地与光照资源,嫁接东莞的农业物联网技术,打造供港蔬菜"当日达"体系。这种"东莞研发+揭阳转化"的飞地模式,正写入《莞揭文旅协作白皮书》核心章节。
公益基因注入非遗血脉 数字典藏活化八阵图
会场后方,富港电子捐赠的文物监测设备已架设在龙门桥墩。三维扫描仪每8小时生成古桥应力报告,康旅集团资助的非遗基地则藏着更精密设计:英歌舞训练场铺设动态捕捉地砖,青年队员的踏步力度将转化为数字教材。
"莞揭一家亲"研学团的蓝色旗帜在此刻扬起。首批32名青少年将用七天时间完成文化解码:在普宁学习英歌舞"八阵图"阵法,返莞后通过3D建模复原动作轨迹。东莞文广旅体局调研员余建民抚过旗面刺绣:"当孩子们把英歌舞谱成电子游戏招式,便是非遗真正的活态传承。"随着公益捐赠牌匾的红绸落下,这场以文旅为纽带的协作试验,正从项目驱动迈向机制创新深水区。
下一篇:没有了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