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

南水北调工程十周年:创新、生态与民生的三重奏

今年是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全面通水10周年。这项旨在解决我国水资源“北缺南丰”问题的超级工程,已经累计调水超760亿立方米,带来了巨大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记者行走工程沿线,感受到了工程带来的深刻改变。
 
锐意向新:创新助力调水更便捷
 
在南水北调东线宝应泵站,工程精细化高质量管理逐步推进,工程感知和数字孪生系统渐渐成形。水泵部件逐步实现国产化升级,设备运转精度提升,维护保养更加简便。宝应泵站值班人员由每班12人减至6人,但设备维护保养成效显著提升,全站调水能耗大幅下降。
 
首都北京,中国南水北调集团中线有限公司总调度中心大屏幕数字跃动,沿线各分水口门的供水数据实时显示。借助数字孪生南水北调中线1.0系统,调度人员可突破空间限制,进行实时水量调度,并应对各种突发情况。
 
生态提色:工程扮靓大美黄淮海
 
在山东济南东湖水库,通过合理的水量调度和管理,水库周围的生物多样性得到恢复,成为各种水鸟理想的栖息地。京杭大运河已成为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借助大运河水质改善,沧州着力恢复生态,开发出多个文化地标,串联起文旅、研学等新业态,周边农业产业加速发展。
 
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9月底,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向京杭大运河补水5.71亿立方米,输水沿线监测断面水质持续稳定达到地表水Ⅲ类标准。南水北调沿线美景数不胜数,焦作、济南玉符河、白洋淀等地生态环境显著改善。
 
造福百姓:南水流入万千百姓家
 
在沧州泊头市前八尺高村,南水北调中线水让村民告别了高氟水,生活质量显著提高。河南宝丰的小米醋产业和天津的汽车玻璃厂也因水质改善而受益。据统计,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全面通水以来直接受益人口达1.85亿人,推动了受水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湖北保康,南水北调中线后续引江补汉工程建设正酣。工程将联通三峡水库和丹江口水库,进一步打通长江向北方输水通道,形成更发达的水网格局。水利部规划计划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加快推进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
 
莞讯网观点:南水北调工程不仅是一项水利工程,更是一项关乎国计民生的伟大事业。十年来,工程在创新、生态和民生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未来,随着后续工程的推进,南水北调工程将继续为我国水资源优化配置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上一篇:广东省领导强调安全生产重要性,全面排查整治确保社会稳定
下一篇:中国1-10月财政收入平稳增长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