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

医者仁心书写公益长卷 广东好人刘小伟再捐20万赋能健康文化传播

 
  2025年4月15日,东莞市石碣医院门诊部内,一场横跨医疗与艺术的跨界捐赠引发业界关注。被誉为"石碣最美医生"的刘小伟再度出手,向东莞市朗诵艺术家协会卫生健康分会捐赠20万元专项资金。这是继去年资助新年朗诵会后,这位累计慈善投入超2300万元的公益践行者,在文化赋能医疗领域投下的第二枚重磅砝码。
 
  捐赠仪式现场,刘小伟将象征善款的鎏金牌匾递交给市朗协副主席师清莲时,电子显示屏同步跳动着两组震撼数据:三十年从医生涯减免困难患者医疗费317万元,教育医疗领域累计捐赠突破2000万元。接过鲜花的师清莲直言,这笔"天使基金"将转化为《急诊室春天》《手术刀尖的诗歌》等原创朗诵作品,通过沉浸式舞台剧形式向百万市民传播健康理念。
 
  "公益不是施舍,而是生命的共振。"面对东莞日报社等多家媒体,身着白大褂的刘小伟展现医者特有的务实。这位从粤北山区走出的临床医生,办公桌上常年摆放着两本记事簿:黑色封皮记录着每日接诊的疑难病例,红色封皮则密密麻麻记载着待资助的贫困学子信息。正是这种双轨并行的坚持,让他在完成3.2万例门诊诊疗的同时,悄然改写了136名山区儿童的命运。
 
  市朗协主席帅志刚在致辞中透露关键细节:去年底"光与影的守护者"朗诵会筹备陷入资金困局时,刘小伟连夜驱车从急诊室直奔组委会,签字转账全程仅用23分钟。如今卫生健康分会策划的《疫苗之战》科普长诗,正是受该医生在疫苗接种攻坚期的真实经历启发创作。这种"临床案例艺术转化"的创新模式,已吸引广医附属医院等6家医疗机构洽谈合作。
 
  翻看刘小伟的公益版图,从西藏林芝医疗站到东莞城中村健康小屋,从湘西代课教师资助到石碣镇教育基金会,其慈善轨迹精准覆盖医疗教育薄弱环节。值得关注的是,本次捐赠特别设立"健康传播创新基金",明确要求30%资金用于培养医护朗诵人才。这种将专业技能与艺术表达深度融合的探索,正在重塑卫健系统文化传播范式。
 
  在医疗资源下沉与健康中国战略叠加的当下,刘小伟的跨界善举打开新视界:当冰冷的医疗数据遇上温情的语言艺术,当硬核的医学科普嫁接诗性表达,这种"刚柔并济"的传播革命,或许正为破解医患信息不对称难题提供全新密钥。正如受助患者创作的朗诵词所言:"白大褂与聚光灯的相遇,让健康真正成为可感知的城市温度。"
 
上一篇:东莞跨界创新打造国家安全教育新范式 全民共筑安全防线迎十周年
下一篇:国安防线现裂痕?基层泄密案震动莞工微展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