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

深江高铁深莞隧道西段突破千米大关 滨海湾枢纽加速湾区"1小时生活圈"

 
  2025年4月19日,深江高铁建设迎来关键节点——深莞隧道西段盾构掘进与管片拼装突破1000米,这条埋深跨度达62米、全长15.3千米的"地下巨龙"正式驶入施工快车道。作为国内复合地层施工最大直径的土压平衡盾构机,"深江7号"正以日均12米的速度向深圳宝安区挺进,其13米级单洞双线设计直面"长距离、大埋深、高水压"三大世界级难题。施工方透露,盾构机穿越滨海湾段时遭遇深厚软土与上软下硬复合地层,叠加下穿城市主干道、侧穿大型基坑等风险,技术团队通过实时调整掘进参数、同步注浆加固,并联合滨海湾新区城建局启动"基坑-隧道"联动监测系统,将地表沉降控制在毫米级。
 
  与隧道攻坚同步,交椅湾跨沿江高速特大桥70%的桥体已凌空架设,沙角半岛的滨海湾站特大桥桩基施工全面铺开。这座毗邻广深、辐射粤西的枢纽站,未来可实现10分钟直达广深核心区、1小时贯通江门的"高铁公交化"运营。值得注意的是,深江高铁与江湛高铁贯通后,东莞至阳江、茂名的通勤时间将压缩40%,彻底改写粤西与珠三角的时空版图。
 
  从设计蓝图看,这条116.3公里的沿海高铁大动脉暗藏玄机:西丽至南沙段200公里时速侧重城际通勤,南沙至江门段250公里时速则瞄准长途干线功能。这种"双速混跑"模式,既满足大湾区内部"毛细血管"的高频流动,又为粤西城镇群注入发展动能。东莞滨海湾新区管委会负责人直言:"当盾构机钻出东宝河的那一刻,粤港澳大湾区交通末梢的帽子就该摘掉了。"
 
上一篇:望牛墩致敬2亿奋斗者:烙画师、物业人、文旅先锋与志愿者的十年回响
下一篇:东莞启动儿童福利高质量发展试点 探索流动儿童保障新路径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