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

东莞获评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 法治护航“双万”城市高质量发展

 
  10月28日,中央依法治国办正式授予东莞市“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称号,标志着这座拥有超千万人口、万亿GDP和188万市场主体的“双万城市”在法治政府建设领域迈上新的里程碑。荣誉背后,是东莞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引领,将法治政府建设作为全面依法治市的核心工程,以法治之力护航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
法治赋能营商环境,市场主体驶入发展“快车道”
 
  作为全省市场主体数量最多的地级市,东莞以法治为“定盘星”,构建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高地。通过出台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实施与广深一体化的营商环境行动,法治的确定性对冲市场不确定性,为企业注入信心。政务服务领域,“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成效显著:群众办理退休手续从“跑3次、交17份材料”变为“一次办结”,道滘镇已办理704宗“退休一件事”;150项高频许可实现“一网通办”“一照通行”,让企业办事更便捷。重大产业项目审批中,“互联审批、围合供地”改革打破传统串联审批模式,以“一张图”并联推进,使项目落地时间平均缩短120天,广东和鑫科技中心项目实现“摘牌即动工”,相关经验获全国推广。全市统一综合服务平台“企莞家”整合16个部门涉企事项,化身企业“总管家”,提供“一网办政务”“一键提诉求”“一站享政策”服务,4000名服务专员高效解决企业难题。此外,深化“综合查一次”改革,跨部门联合执法避免重复检查,2024年“查扣冻”案件较2021年下降70.1%,审慎监管筑牢企业发展“边界线”。
法治破解基层治理难题,镇村激活发展“新引擎”
  面对镇村集中70%常住人口、基层“小马拉大车”的治理挑战,东莞以法治创新破题。立法方面,推行“小切口、大纵深”模式,针对工业废水治理、出租屋管理、城中村改造等难题,出台19部“东莞特色”法规:零散工业废水管理条例全国率先,出租屋治安与消防安全管理条例破解39万栋出租屋管理困境,城中村改造条例推动1.27亿平方米违建治理。农村集体资产监管上,全省首创“交审分离”改革,将2800亿元村组集体资产纳入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望牛墩镇朱平沙村厂房招租竞价143轮成交,长安镇裕鑫研发中心项目交易额达6.7亿元创纪录,村民通过“i莞家”APP便捷交易,集体经济发展注入活力。纠纷化解方面,构建多元调解机制,“来莞乡贤”调解室在中堂江南社区化解千余起矛盾,“东莞义警”队伍27万人参与平安共建,市镇村三级综治中心联动,助力东莞连续六年获平安建设“长安杯”,筑牢基层治理根基。
法治融入百姓生活,全民共享法治“阳光雨露”
  作为外来人口占比超七成的城市,东莞将法治精神融入市民日常。培育600名“法律明白人”扎根基层,莞城兴塘社区的李满基通过释法说理化解加装电梯纠纷,联合法律顾问实现“法理情”融合调解,将法律服务送到群众身边。12345热线作为政民互动“连心桥”,全省地级市首部规章保障运行,92%诉求解决率居全国第四,成为群众信赖的“暖心线”。法治惠民举措落地生根:安全生产事故数、亡人数双降近六成,《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落实追回工资5.5亿元,627所中小学法治副校长全覆盖,“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工作室”惠及32万人次公益服务。办事依法、遇事找法理念深入人心,法治成为市民生活的“必需品”。
 
  潮涌珠江口,法治正扬帆。东莞将以示范市荣誉为新起点,坚决贯彻党中央及省委部署,持续深化法治政府建设,以更高水平法治保障高质量发展,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广东实践中勇挑重担、走在前列,护航“双万”城市行稳致远。
 
 
上一篇:港澳同胞观赛无忧 东莞十五运海陆空铁交通保障全面升级
下一篇:广州白云机场T3航站楼通航 东莞交通网络升级助力高效出行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