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壳“三明治”堆肥点亮童趣环保课堂

7月31日,东莞市万江谷涌厨余处理示范中心内,二十余名石碣桔洲儿童围拢在发酵菌剂桶前,指尖翻飞撕扯着暗红的荔枝壳。"先在罐底铺层土,再放果壳和碎枝,撒菌粉后盖土——就像做三明治!"社工话音未落,孩子们已将荔枝厨余填入透明罐体。这场由市生态环境局万江分局主办的"'荔'尽所能'肥'归自然"活动,让废弃果壳开启循环重生之旅。
活动伊始,社工举起厨余垃圾转化的有机肥引导孩子们嗅闻。"是泥土的清香!"稚嫩的惊叹声中,厨余降解机的钢铁仓门被打开,内部交错的搅拌叶片引发阵阵好奇:"像风扇也像搅拌机!"转入烈日下的示范农田,孩子们扬起锄头刨松板结的泥土,攥住花生藤蔓左右摇晃。当沾着泥粒的饱满果实破土而出,晒得通红的笑脸淌着汗珠:"原来厨余肥料真能种出花生!"
堆肥实践环节将气氛推向高潮。孩子们分层铺填荔枝壳与发酵菌剂,指尖沾满褐色泥土却毫不在意。"最喜欢撕果壳和挖土,回家要教爸爸妈妈!"一名男孩晃动着自制的堆肥罐喊道。这些罐体静置一个月后,腐熟的有机肥便可滋养家庭绿植。市生态环境局万江分局负责人现场表示,通过采摘实践与"三明治"堆肥的沉浸式体验,儿童得以具象化理解厨余变沃土的全链条循环,在动手乐趣中深植绿色再生理念。
活动现场,厨余处理中心的技术人员同步展示着厨余垃圾智能处理设备运转流程,金属仓体内破碎搅拌的轰鸣声与儿童欢笑声交织,构成资源再生的生动图景。这场融合五感体验的环保课堂,正为东莞"无废城市"建设培育着未来的绿色种子。
下一篇:黄江萌娃化身"小民兵"触摸军旅梦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