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CPI连续负增长敲响通缩警钟 八大类商品七成陷价格寒冬

国家统计局东莞调查队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2月东莞CPI同比降幅扩大至1.7%,创下近十年单月最大跌幅。环比数据同样不容乐观,继1月下行后再度下探0.7个百分点,1-2月累计跌幅已达0.8%,通缩压力持续加剧。
在八大类商品服务价格版图中,仅有其他用品及服务类以3.0%的微弱涨幅守住阵地,其余七大类商品集体"失守"。食品烟酒作为民生消费风向标,同比2.3%的跌幅折射出消费市场疲态,衣着类与交通通信类更以3.0%的同步下挫形成"双杀"格局。值得注意的是,医疗保健价格打破长期刚性规律,首次出现1.0%的同比下降。
环比数据显示消费市场复苏动能不足,教育文化娱乐类1.1%的降幅与交通通信类1.2%的下跌形成"需求双底"。尽管生活用品及服务类价格逆势上扬0.7%,但难以扭转整体颓势。服务价格1.1%的环比跌幅,暴露出传统服务业正经历深度调整。
统计数据显示,扣除鲜菜鲜果后的核心CPI同比降幅达1.6%,环比扩大0.6个百分点,价格下行已从食品领域向全产业链传导。268个基本分类商品中,超六成品类陷入价格收缩周期,消费市场"以价换量"特征显著。本次调查覆盖8大类民生消费领域,采用定点定时采价机制,数据来源涵盖实体商超、农贸市场及电商平台。CPI作为衡量居民购买力的核心指标,连续两个月的深度回调为区域经济发展亮起警示灯。
莞讯网观点:当前价格体系呈现"需求收缩-价格走低"的螺旋效应,需警惕通缩预期自我强化风险。建议加大新型消费场景培育力度,通过数字人民币消费券等精准施策激活市场,同时推动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构建价格稳定新支点。
下一篇:东莞3·15维权行动升级:光影普法+全民监督重构消费信任场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