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运会前东莞突击检查热门餐厅筑牢食安防线

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即将拉开帷幕,城市热度持续攀升,东莞作为赛事举办城市之一,正全面加强食品安全保障工作。10月30日,由东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东莞报业传媒集团共同策划的“一起查餐厅”专项执法行动再度启动,此次行动聚焦全运会期间市民与游客高度关注的餐饮安全问题,深入汇一城、国贸城等核心商圈,对多家人气餐厅开展突击检查,以实战姿态检验食品安全监管成效,同步通过“东莞+”App进行全程直播,展现透明监管全过程。
本次行动阵容空前,除常规直播执法小分队外,市市场监管局还统筹调度相关科室及镇街分局十余名执法人员,组成多路检查队伍,同步对重点商圈餐饮单位实施突击式、全覆盖式排查。行动以“跟着全运游广东,市场监管带你进莞放心吃”为主题,凸显服务赛事、保障民生的双重目标。食品餐饮安全监管科科长丁曙昌在直播中介绍,为确保全运会期间不发生任何食品安全事故,尤其严防食源性兴奋剂事件,东莞已构建起“三个无盲区监管、三级联动机制、三点一线监管、三专管理模式、三级指挥落实”的全链条保障体系,从制度设计到执行落地层层设防,力求万无一失。

首站检查落址于国贸城内的渔惑中山脆肉鲩火锅。执法人员卢小红带队进入餐厅,首先核查食品经营许可证、食品安全承诺书、大宗食材供应资质及食品安全管理员配备情况,各项信息均符合规范并已公示。在前厅打料区,执法人员注意到辣椒酱、沙茶酱、蒜蓉等调料已提前备好,且打料台加装了可推拉玻璃罩,有效防止交叉污染与异物落入,该做法被认定为值得推广的卫生亮点。然而,进入后厨后,问题随之显现:青菜清洗区同时堆放碗盘,工作人员坦言此处既洗菜也洗碗,执法人员当场指出,清洗区域必须严格分区,禁止混用,避免交叉污染风险。此外,后厨刀具与砧板未明确标识生熟用途,存在交叉使用隐患,检查组建议立即实行色标管理,落实生熟分离。在食品添加剂管理方面,该店虽未发现超范围或超量使用,但采购、存放、使用流程尚未实现专店采购、专柜存放、专人负责、专用工具、专用台账的“五专”要求,需限期整改。餐厅后厨负责人现场表态,将立即落实整改措施,提升食品安全管理水平,为全运会期间的消费者提供更安心的用餐体验。
第二站抵达汇一城的小荣大胜茶餐厅。检查组首先核验餐饮服务食品安全信息公示栏内容,证照齐全且在有效期内,但发现个别员工公示的健康证已过期。餐厅负责人解释称,新证已办理完毕,仅未及时更新公示信息,执法人员现场核实后予以确认,并提醒务必做到信息动态更新,保障消费者知情权。进入后厨,整体环境整洁干爽,卫生状况良好,但细节管理仍有疏漏:货架上两瓶已开封的排骨酱与蚝油未按产品说明要求冷藏保存,长期置于常温环境,存在微生物滋生风险,检查组责令立即改正。更关键的问题出现在出餐环节——工作人员将炸好的鸡排、猪扒直接在后厨操作区切块装盒,未在独立专间内完成二次加工。执法人员指出,熟制食品的改刀操作必须在专间内进行,以控制环境洁净度,防止二次污染。此外,该餐厅专间设置的传菜窗口约30厘米高,虽便于传菜,但无法有效阻隔外部污染,不符合专间封闭管理要求。检查组建议改为可开闭式窗口,兼顾操作便利与卫生标准。餐厅负责人表示完全接受整改意见,将迅速完善流程,确保食品安全无死角。

行动结束后,食品餐饮安全监管科副科长肖胤对本次检查进行总结。他指出,两家餐厅整体卫生状况良好,后厨管理基础扎实,反映出东莞餐饮行业整体水平的提升,但食品添加剂管理不规范、专间使用不达标等共性问题仍存在,暴露出部分企业在细节执行上的短板。他强调,食品安全无小事,任何一个环节的疏忽都可能引发系统性风险,必须从源头管控到终端操作全程闭环管理。此次检查不仅覆盖直播镜头下的两家餐厅,另有四组执法人员同步在水濑·日料放题餐厅、摩打食堂、太钟东海等热门餐饮场所开展暗访检查,形成多点联动、全面震慑的监管态势。所有发现问题均已建立台账,责令相关单位在11月上旬前完成整改,后续将组织“回头看”复查,确保整改闭环。
“一起查餐厅”作为东莞食品安全监管的品牌行动,已形成常态化机制。该行动贯穿全年,采取不定时、随机抽查方式,每次选取2至4家餐厅或食堂进行突击检查,发现问题即曝光、即整改,并通过直播形式实现社会共治。检查对象由市民投票推荐,再由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与市民代表共同抽取,确保公平性与公众参与度。行动旨在推进“明厨亮灶”民生工程落地见效,提升餐饮单位自律意识,增强公众对食品安全的信心。主办单位东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与东莞报业传媒集团表示,将持续以全运会为契机,加大监管力度,拓展检查覆盖面,筑牢从农田到餐桌的每一道防线,为赛事期间的城市形象与市民健康保驾护航。
下一篇:东莞蝉联便利店之都 中国城市便民服务发展图景揭晓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