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

东莞"黑黄金"塑造国家新职业 5万工匠撑起新材料脊梁

 
 
  7月22日国家发布的新职业目录中,"碳纤维制品成型制作工"的职业编码首次出现。在东莞市人社局产业人才开发科,科长陈立伟抚过新印制的职业标准草案:"这标志着东莞五万从业者有了国家认证的身份。"被称为"黑黄金"的碳纤维材料正在松山湖材料实验室的真空成型机里完成蝶变——这种比重不足钢四分之一的材料,强度却达钢材七至九倍,如今支撑着国产大飞机起落架、风电叶片骨架等高端装备。
 
​  千吨产能锻造职业新标​
 
  在拓普实业碳纤维车间,技师张工手持热压罐温控仪。当仪表指向180℃时,层叠的碳纤维预浸料开始融合固化。"每0.1℃偏差都影响最终强度。"他指着刚脱模的轨道交通构件解释。2024年中国碳纤维产能达13.55万吨的产业背景下,东莞企业已攻克树脂浸润率、孔隙控制等十二项核心工艺。市人社局数据显示,全市碳纤维产业链集聚从业者超五万人,真空导入成型岗位月薪普遍过万。
 
​  职业体系锚定万亿蓝海​
 
  国家新职业发布当日,东莞市技师学院的实训车间增设了碳纤维专区。实训导师调试着三轴缠绕机示范教学:"学生要掌握从模具处理到成品检测的全流程。"随着2025年全球产能预测突破29.9万吨,东莞正加速制定职业评价规范。在人社局规划中,年内将建立三级技能认证体系,同步开发AR模拟训练系统。陈立伟展开产业地图:"从体育器材到航天部件,每个应用领域都需要专属技能矩阵。"
 
  碳纤维自行车架在质检灯光下泛着绸缎光泽,这批即将出口欧洲的产品承载着新材料之都的野心。当"碳纤维制品成型制作工"正式写入国家职业大典,东莞的产业工人队伍正为全球近四成的"黑黄金"产能注入精密制造的灵魂。
 
上一篇:虎门暑期职业体验营开营,70组亲子学急救
下一篇:没有了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