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

拓斯达吴丰礼两会献策:以场景驱动AI与机器人产业协同破局

 
  在2024年全国两会现场,工业机器人产业迎来重磅发声。全国人大代表、广东拓斯达科技集团董事长吴丰礼提交的《关于加速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深度融合的议案》,直指我国智能制造转型的核心痛点,提出"场景驱动、数据筑基、人才破壁"的产业突围路径。
 
  作为年营收超30亿元的工业母机龙头企业掌舵人,吴丰礼在议案中展现了对产业变革的深刻洞察。他指出,当前我国虽坐拥全球最完整的制造业体系,但工业机器人渗透率仅为发达国家的1/3,症结在于"技术悬浮"与"场景割裂"。其提出的三大战略支点中,"建立工业应用场景开放平台"被置于首位,强调通过汽车、3C电子等20个重点行业的场景开放,构建百万级工业数据池,破解AI训练样本不足的卡脖子难题。值得关注的是,议案剑指"IT与OT融合断层"这一全球性难题。吴丰礼以拓斯达的SCARA机器人产品矩阵为例,揭示出控制器算法迭代速度与产线响应需求存在40%的效率差。他建议设立专项产业基金,推动AI企业与装备制造商组建不少于50个联合实验室,在运动控制、视觉识别等关键模块实现技术穿透。
 
  在人才战略层面,议案数据触目惊心:我国智能制造领域复合型人才缺口达450万。吴丰礼呼吁借鉴德国"双元制"教育模式,在粤港澳大湾区试点"数字工匠"认证体系,要求头部企业开放20%的实训岗位,构建"场景化培养-项目制考核-产业化输送"的人才闭环。作为扎根东莞的智造先锋,吴丰礼特别强调大湾区产业协同优势。在东莞市政府"人工智能+"行动纲要框架下,拓斯达已联合vivo、立讯精密等链主企业,在长安镇打造3C电子行业首个AI机器人示范工厂,实现设备联网率98%、工艺参数自优化响应时间缩短至0.8秒。这种"龙头企业+场景开放+技术反哺"的东莞模式,或将成为破解AI落地"最后一公里"的范本。
 
  莞讯网观点:当全球制造业进入"场景为王"时代,吴丰礼议案的价值在于揭示了AI革命的底层逻辑——没有工业数据的持续喂养,就没有智能制造的真正觉醒。东莞作为全球电子制造要塞,正以场景资源为杠杆撬动技术革命,这种"用市场换技术进化"的路径,或将重塑中国智造的国际竞争力坐标系。
 
上一篇:东莞两会热议"人工智能+"赋能 民营企业家共谋智造强市新路径
下一篇:没有了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