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

东莞机器人产业爆发:国产化全链条突破催生千亿智能集群

  2025年3月24日,东莞机器人产业版图迎来战略级突破。广东拓斯达科技自主研发的智能控制平台完成全链条国产化验证,其开放架构集成超400个功能接口,破解了具身智能技术的"工业大脑"困局。这家"广东机器人七剑客"企业新建的200亩生产基地全速运转,6万台年产能的产线正冲击全球机器人制造格局。
 
  在墨现科技实验室,颠覆性触觉技术正改写产业规则。0.1毫米电子皮肤覆盖的机械手指,以每平方厘米100个感应点的精度复刻人类触觉神经,催生订单量同比暴增十倍的商业奇观。该技术突破使机器人首次具备材质识别、力度感知等类人触觉能力,为精密制造领域开辟新场景。
 
  东莞机器人产业矩阵已形成立体攻势:208家核心企业构建起从五轴磨床到伺服电机的完整产业链,316亿年营收背后是21.7%的产量增速。鼎泰科技车间内,自主研发的高精度五轴工具磨床以14%的研发投入攻克人形机器人关节制造难题,其螺纹磨床精度达到微米级,填补国内高端装备空白。
 
  政策杠杆正撬动产业能级跃升。东莞市政府以"一号文件"锚定人工智能赋能战略,12亿产业基金与松山湖机器人产业园形成组合拳。深圳普渡科技携4万台年产能基地落子虎门,印证大湾区产业链协同优势——该企业选址决策直接对标东莞装备制造业42.7%的本地配套率。
 
  市场端呈现爆发式场景裂变。从3C电子到汽车制造,全市部署的2.29万套工业机器人创造23个细分领域解决方案。滨海湾新区规划的智能仓储、无人产线等12类示范场景,正在将机器人密度推高至每万名工人683台,较2020年实现三倍增长。
 
  在这场智能革命中,东莞以"技术突围-场景落地-资本催化"的三维攻势,正在大湾区腹地构建起千亿级机器人产业高地。当国产化率突破85%的零部件体系遇上14.6%的研发投入强度,这座制造之都的产业进化方程式已浮出水面。
 
上一篇:东莞工业营收破2.7万亿跻身全国第七 创新驱动重塑大湾区智造版图
下一篇:没有了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