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

厚街智造突围:从代工到品牌,AI裁切锻造产业新护城河

 
  2025年,东莞厚街以“产业提质升级攻坚年”为号角,在传统制造业的赛道上加速冲刺。这座以机械装备、电子信息、家具鞋帽为支柱的产业重镇,正以“破立有序、存续并举”的硬核逻辑,撕掉代工标签,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跃迁。时代集团的转型堪称教科书级案例——这家曾为欧美奢侈品牌代工数十年的企业,砸下1.5亿元打造电商直播中心,其总经理何勇亲自上阵带货,用“东北零下20℃不硬化”的头层牛皮包征服市场,去年线上销售额突破十亿元。“我们完成了奢侈品牌99%的工序,中国制造早该有这份底气!”何勇的豪言背后,是厚街企业对制造标准的极致苛求,更是代工模式向品牌溢价的关键一跃。
  技术突围的刀刃同样锋利。在爱玛数控的生产线上,一张牛皮经AI算法裁切后,利用率提升1%-3%,这组看似微小的数字,实则是产业“护城河”的质变密码。董事长王国权将筹码押注数字化——PLM系统重构研发流程,新一代ERP打通数据孤岛,仅去年研发投入就激增40%。这种“毫米级创新”正在厚街全域扩散:3500万元财政资金撬动25亿元企业研发投入,500家高新技术企业、10家省级“专精特新”的培育目标,让每条产业链都绷紧技术攻坚的弦。副镇长叶沛长更放出狠话:“工业母机创新联合体首期1.3亿元投入,就是要卡住‘脖子领域’,再造20亿产值!”
  这场转型升级的立体战役里,厚街的战术堪称“外科手术式精准”。市镇会商机制直击人工智能、新材料等十大科创任务,“企业出题-院所解题-政府助题”的攻关模式,把华中科技大学等高校资源焊死在产业链上。南兴、金富等企业的智能工厂改造,慕思、创机等链主企业的培育,3亿元“科创厚街基金”对初创项目的输血,构成一套“龙头企业顶天立地、中小企业铺天盖地”的生态矩阵。当华为、思爱普的数字化方案批量注入车间,当工业技改冲击30亿元大关,这座城镇的野心已昭然若揭——它要的不是修补,而是用技术革命重构产业基因,让每张牛皮、每台机床都烙上“厚街智造”的钢印。
 
上一篇:东莞智造重构农食产业链:AI技术打通生产到消费全链路
下一篇:没有了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