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

东莞石排镇实验小学举办人工智能科普日 学生沉浸体验AI前沿科技

 
  在东莞市科学技术协会战略部署下,东莞市机器人产业协会以"共享机智,创新未来"为纲领,于5月8日在制造业重镇石排镇落地实施年度重点科普项目。作为东莞教育系统与科技产业深度融合的典型案例,该活动突破传统科普模式,依托东莞理工科技创新研究院技术储备,针对青少年认知特点构建了"知识输入-场景体验-思维拓展"三位一体科普矩阵,首批覆盖实验小学逾千名师生。
 
  东莞理工科技创新研究院副院长魏亚东主导的《可穿戴智能产品破壁工程》主题讲座,以"智能手表监测运动员肌电信号"等12项产业级应用为切口,通过动态数据可视化呈现与穿戴设备实时交互演示,颠覆了基础教育阶段科技启蒙的常规范式。值得关注的是,该环节设置"脑力激荡"积分系统,学生通过自主提问可获取东莞机器人协会提供的3D打印教具套装,现场共产生有效技术追问47条,暴露出Z世代青少年对柔性电子皮肤、生物传感器等细分领域的高度敏锐性。
 
  实践场域设置呈现明显的场景化特征:在工业级机械狗展演区,学生通过编程平板实时改写运动参数,成功实现四足机器人的动态平衡调试;围棋博弈区采用星阵围棋系统与AlphaGo同源算法,12轮对弈中AI以让子模式保持75%胜率,暴露人类棋手在局部计算深度上的结构性短板;AI学习机专区部署了基于Transformer架构的个性化学习系统,现场采集的脑电波数据与知识图谱匹配度达91.7%,验证了神经科学在教育科技中的落地可能。据活动技术负责人透露,现场设备均经过CE认证并配备应急防护机制,确保高强度交互中的绝对安全。
 
  东莞市机器人产业协会秘书长在闭幕致辞中强调,本次科普日投入研发经费超百万,集成21家会员单位尖端技术,后续将形成标准化科普套件向全市132所中小学推广。值得留意的是,协会已与东莞市教育局达成战略合作,计划在2024年Q3前建成覆盖全市的青少年AI能力评估体系,此举或将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科技素养教育改革的破局点。对于产业界关注的技术转化问题,协会明确表示将开放企业参访通道,具体可通过0769-88881234转机器人协会科普部咨询。(完)
 
 
上一篇:滨海湾"人机共治"破局城市管理 智能设备集群重塑五一执勤图景
下一篇:东莞寮步谋局未来产业革新 三大智库献策AI驱动传统制造突围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