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翅膀护航稻田"成长记" 东莞企石织就智慧农业防护网

芒种时节,东莞企石镇千亩稻田翻涌绿浪。在抽穗扬花关键期,农技人员手持智慧终端穿行田间,为每株稻苗建立电子"成长档案"。
在上洞村大丁圩农田,植保无人机群正以矩阵式飞行作业。这些载重20公斤的"空中卫士"搭载北斗定位系统,将雾化药剂精准喷洒至误差不超5厘米的目标区域。"每架次作业面积可达30亩,效率较传统方式提升3倍。"操作员擦拭着额角汗珠,手上平板的实时监控画面显示着施药覆盖率。

农技站专家团队创新采用"生物导弹"防控技术,将赤眼蜂卵卡与高效低毒药剂结合使用。这种"以虫治虫+精准施药"的组合拳,使二化螟防治效果达92%以上。晨露未晞的田埂上,检测员正用便携式光谱仪扫描叶片,病虫害预警系统同步生成三维模型。
"墒情传感器每15分钟回传数据,就像给稻田装上心电图。"正在调试智能灌溉系统的技术员介绍道。通过物联网水肥一体化设备,500亩示范区实现按需供给,节水节肥率均超30%。傍晚时分,返青肥随滴灌管网缓缓渗入根系,无人机红外热成像图上的叶色渐次转深。
镇农办负责人表示,今年试点智慧田管系统后,预计亩均增产8%-10%。晚霞中,稻穗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灌浆饱满,智慧农业的答卷已悄然写在沉甸甸的稻穗上。
下一篇:石龙镇启动"科普430"工程 15个基地打造青少年科技实践圈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