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

东莞千智平台重构产业链智能底座 工业AI落地打通"最后一厘米"

 
  在制造业智能化转型的关键窗口期,这座万亿工业城市正以颠覆性布局抢占战略制高点。市科技局最新披露,全国首个规模化边端智算网络已进入实施阶段,其核心载体千智平台通过重构工业数据流通范式,正撕裂传统AI技术与产业应用间的技术鸿沟。该平台独创的节点登记机制,将分散在工业现场的算力孤岛转化为协同网络,标志着智能制造开始从设备层突破算力瓶颈。
 
  技术架构层面,该网络采用边缘计算节点下沉策略,将低功耗智算设备直接植入工控机群与产线服务器。这种"毛细血管"式部署不仅实现毫秒级数据响应,更关键的是让工业设备在源头完成数据脱敏与特征提取。据技术方案显示,每个节点同步构建的工艺知识图谱,已沉淀超过2000个细分领域的生产逻辑,配合动态优化的轻量化模型库,使设备自主决策能力提升400%。
 
  政策维度,东莞已形成"技术红利+场景开放"的双轮驱动体系。市政府自今年4月起实施的智能改造补贴政策,明确对千智平台接入企业给予最高300万元算力补贴。更值得关注的是即将启动的百景大赛,通过开放100个真实工业场景,以"悬赏攻关"模式吸引全国AI团队开发即插即用型智能体。这种"政府搭台、企业出题、技术解题"的协同创新机制,正在催生智能制造领域的"东莞模式"。
 
  产业生态构建方面,该平台已吸引华为昇腾、商汤科技等12家头部企业共建技术中台。最新数据显示,首批部署的800个节点已形成覆盖3C电子、精密模具等领域的算力网格,日均处理工艺数据超50TB。按照规划,至2025年将建成5000个智能节点组成的工业神经网络,届时可支撑百万级设备接入与EB级数据处理能力,这相当于为每平方公里工业用地配备12个微型智算中心。
 
  市场观察人士指出,千智平台的真正价值在于破解了工业AI"落地难"魔咒。通过将算法模型拆解为可组合的微服务单元,企业能以"乐高式"拼装实现智能化改造,这种模式使AI部署成本降低70%以上。随着东莞样板效应的扩散,这种"边缘智能+云端训练"的混合架构,或将成为工业4.0时代的新型基础设施。
 
上一篇:华汇智能重拳出击新能源装备赛道 6亿重金落子东莞布局智造新高地
下一篇:黄埔海关科技周揭秘AI硬核防线:从智能监控到决策大脑的实战跃迁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