蛟乙塘崛起智能工厂:8个月跑出智造加速度

六月骄阳炙烤着混凝土泵车管道,当最后一方灰浆注入顶层楼板,工程师张伟的对讲机里传出爆破音:“封顶完成!”塔吊缓缓降下红色庆贺条幅,蛟乙塘社区2024WT109地块上,这座耗时八个月拔地而起的3.6万平米建筑群,正刷新着东莞智造的新时速。杰帅电子增资扩产项目的钢结构穹顶下,未来将奔涌着智能车载快充的生产线,以及扫地机器人的精密组装流水线。
时间回溯至去年深秋的竞拍大厅。2023年10月31日,电子竞价屏定格在2190万元时,杰帅电子总经理黄振飞攥紧了号牌。彼时地块红线内还蔓生着荒草,设计团队已在连夜搭建BIM模型。施工方项目经理的记事本记录着魔鬼时间表:11月完成地质勘探,次年1月打下首根桩基,3月钢结构吊装与机电预埋同步推进——混凝土养护期的监测仪显示,强度达标时间较常规缩短72小时。
在建筑体东翼的挑高空间,未来智能安防产品的无尘车间正预埋着特殊管线。工地总工指着结构图解释:“这些直径15厘米的套管专为机器人运输轨道预留,承重梁钢筋密度超标准25%。”正是这类提前规划,让研发中心区的防微震地基与生产物流区的重型设备基座得以同步落成。
封顶仪式现场的展柜里,首批试产样品已初露锋芒。PD快充插头在30秒内充满手机电量的测试数据,引得采购商举起手机拍摄。玻璃罩内的智能门禁系统感应到人像,自动模拟开门流程——这些从临时实验室迁入的种子项目,将在三个月后迁入新厂区。杰帅电子技术总监抚摸着车载音响原型机:“新产线将实现毫米波雷达与音响的共线生产,这在老厂房无法实现。”
塘厦镇经发局的最新产业图谱显示,该项目所在的智能装备产业带已聚集17家配套企业。工地围挡上“招聘技术工人”的告示旁,附近职业技术学院的实习大巴已预约九月进厂研学。
当混凝土泵车收起臂架,建筑体内传出风管安装的金属碰撞声。那些在钢结构上凝结的焊斑、预埋套管内的激光校准点、样品柜里的智能门禁芯片,正汇成东莞智能制造转型的加密信号。据施工进度表,洁净车间将于十月交付,首批智能扫地机器人产线将在新年钟声里启动。
落日余晖给新封顶的厂房镀上金边,黄振飞在顶层平台远眺蛟乙塘。他的皮鞋踩过未干的水泥地,留下浅浅的印记。而在三十公里外的松山湖,某科研团队刚完成5G小家电的兼容性测试——这些带着余温的研发成果,即将沿着塘厦高速飞驰,注入这座八个月诞生的智造引擎。
下一篇:没有了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