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

千亿机器人产业落子!松山湖智造新城启幕

  电子交易屏定格在4523万元——7月7日10时,松山湖芦溪路地块竞买号牌亮起唯一绿灯。当东莞市松山湖智创城产业投资有限公司的LOGO跳上成交公告,现场工作人员立即拨通电话:"机器人智创城用地摘牌!"这块41109平方米的工业腹地,将托起14.4万平方米的精密制造空间。项目规划图在指挥中心展开:60米限高的银色厂房如机甲战士般矗立,地下智能仓的物流轨道直通东莞港,宿舍楼顶的飞行器起降坪预留了未来接口。
 
  "这不是普通厂房,而是千亿产业链的引擎。"松山湖控股总工程师抚过建筑模型。根据刚签订的《项目投资效益协议书》,6.11亿元投资将精准浇铸于智能制造基座——主厂房采用12米层高设计,满足机械臂吊装需求;恒温恒湿的微型元件车间地面承重达每平米5吨;甚至工具间的排风系统都预设了焊接烟尘净化装置。更关键的是倒计时牌上的数字:2026年8月开工,2028年竣工,与东莞智能机器人产业三年行动计划完美咬合。
 
  时间回溯至四个月前。市工信局会议室里,被荧光笔圈画的《行动计划》定稿摊在桌上:"2027年营收破千亿"的红色目标下,松山湖被标注为核心引擎。此刻站在摘牌地块的芦苇丛中,能望见华为溪村流线型的屋顶,东南方大岭山汽车零部件集群的灯火彻夜不熄。智创城的战略定位由此凸显——它将串联起松山湖的研发大脑与滨海湾的出海码头,在60米限高空间内孕育120家"单项冠军"。
 
  施工前哨战已然打响。地块东侧的地质勘测车上,钻头正提取岩芯样本。工程师老陈捻着灰白色岩屑:"全是花岗岩,打桩深度要增加三米。"他脚边的勘探点编号排到97号,每处岩层数据将输入BIM模型。而在东莞南站旁的临时展厅,智创城招商团队正接待第三批考察客商。玻璃幕墙上跳动着产业图谱:深圳某减速器企业意向入驻顶层研发区,本地关节电机厂瞄准中试车间,连员工宿舍的阳台都设计成无人机调试平台。
 
  当夕阳将吊车影子拉长,松山湖控股的蓝色司徽在地块界碑上泛着冷光。从2027年回望此刻,这个投资强度达每平米4243元的项目,或将成为千亿机器人军团横跨大湾区的第一座桥头堡。
 
上一篇:AI重塑千亿玩具产业 东莞潮玩抢占智造高地
下一篇:没有了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