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

东莞AI训练师竞技场鸣锣,35强争夺五一劳动奖章

 
  考场内键盘敲击声如疾雨骤落,参赛者刘海峰的汗珠正顺着下巴滴在参赛证上——这道数据标注题要求三分钟内完成200张医疗影像的病灶标注,他指尖在触控屏划出的红线几乎擦出火星。7月12日的东莞职业技术学院考场里,126名AI训练师在90分钟的理论厮杀中展开角逐,硕士博士占比超两成的阵容让监考老师感叹:"数据标注审核题的解题速度比往年快了37%,顶尖选手甚至预留了半小时检查时间。"
 
​  考场实况​
 
  初赛结束铃响瞬间,组委会成员已抱着密封箱冲进阅卷室。理论题卷宗显示,最难的模型训练应用题融合了东莞真实案例:要求选手设计智能质检系统优化方案,需同步解决虎门服装厂布疵识别与松山湖电子元件检测的双重需求。某通信企业技术总监交卷时透露:"最后十五分钟都在验算算法冲突率,这比我们实际项目还严苛。"成绩墙揭榜时引发惊呼——排名第五的选手竟是某中学信息技术教师,其独创的标注归类法被评委圈定为"教学实践典范"。
 
​  特训现场​
 
  初赛结束仅三小时,晋级的35强已转战实训中心。在无人机吊装调试区,培训导师当场指出某选手的传感器标定误差:"0.5度俯仰角偏差会让物流模型崩盘!"东资人才公司架设的临时服务器群闪烁绿灯,实时生成着选手操作热力图——数据显示,医疗AI赛道的选手更擅长处理影像数据,而工业组选手在时序分析题中普遍领先。曾获省级技术标兵的选手陈立反复调试着机械臂抓取程序,工作服后背被汗水洇出深色地图:"决赛实操要连续作战六小时,现在就得练出肌肉记忆。"
 
​  终极战备​
 
  市总工会的奖章陈列柜已被移进展厅,五一劳动奖章在射灯下流转金光。组委会透露决赛将设置"黑盒挑战":选手需在未知数据集上完成端到端模型训练,评分项新增"异常数据处理创意分"。东莞人工智能学院院长巡视赛场时停在标注审核工位前:"这些设备价值千万,但最珍贵的是人才——冠军不仅带走奖章,还将直接入选市重点实验室人才库。"随着决赛倒计时牌翻至"4天",实训中心彻夜不熄的灯火,正照亮东莞迈向AI强市的铿锵足迹。
 
上一篇:虎门39亩智造极地封顶 光学胶涂布9线落成
下一篇:虎门2.3亿打造白沙智造城,时尚谷畔崛起钢铁丛林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