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

东莞32镇街同启非遗AI课堂,托起百万童夏

 
  当茶山镇南社村的孩子们用矿粉颜料为陶胚描摹茶山公仔纹样时,相邻工作台的3D打印机正嗡嗡作响——这些由AI生成的"潮公仔"数字模型,即将成为孩子们亲手打磨的暑期作品。在东莞200万未成年人与数十万"小候鸟"的暑假里,这样的场景正在32个镇街同步上演。各镇街党委政府将"百千万工程"资源转化为547场文旅活动、170项公益服务的具体课表,用非遗传承与AI科技的奇妙碰撞,破解双职工家庭"带娃难"的民生焦虑。
  "往年暑期总担心孩子沉迷电子产品,今年政府开设的创客营直接让孩子迷上建模打印。"在茶山镇联合东莞职业技术学院打造的数字化工坊里,大学生志愿者指导"小候鸟"将莞草编织纹样转化为三维代码。东坑镇青少年艺术季的五大板块刚启动,文化服务中心已与17家机构签订安全责任书,未来两个月里,专职巡查员每天会出现在每个培训点记录教学实效。这种精细化管控延伸至成果验收环节:所有课程末期将举办汇报展演,并发放覆盖课程设计、师资水平、安全措施的满意度问卷,让公益服务真正经得起家长检验。
  对"小候鸟"群体的特别照拂更显城市温度。大朗镇7月初联合四川前锋警方护送326名留守儿童抵莞团圆后,立即启动"安全教育盛宴":禁毒基地实景教学、消防云梯体验、特警装备操作等课程填满日程。在东莞信易电热机械有限公司的"安亲班",昆虫课教具还带着松山湖草地的露水,员工子女的早午晚餐与午休均由企业托管中心包办。道滘镇在中天·联科滨海智造港开设的公益班里,粤剧导师正指导孩子甩动水袖,防溺水教练则在充气泳池演示自救技巧——这种"日托+技能+安全"的三维守护,让流水线上的父母终于不再分心。
 
  随着东城街道将醒狮培训搬进商圈、厚街镇亲子研学团开进森林营地,东莞的暑期公益版图持续扩张。茶山镇来利眼镜厂的负责人注意到,当孩子在公司暑期班完成莞草笔筒制作后,员工下班后的亲子话题明显增多:"这些活动像一根纽带,既拴住孩子的安全,也系紧家庭的温情。"
 
上一篇:华为光联东莞发布SASE示范点 共筑数智安全新生态
下一篇:没有了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