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举办科技名师成长沙龙,探讨人工智能教育的发展与挑战

2025年10月22日,东莞市第十一中学成为了东莞市青少年科技教育协会策划主办的第三场科技名师成长沙龙的举办地。此次活动以“名师领航成长路,科技赋能共前行”为主题,紧扣《东莞市推进教育强市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中“全面推进‘人工智能+教育’”的核心任务。
在活动中,三位在人工智能教育领域具有深厚经验的名师分享了他们的成长路径和实践经验。黎清万老师强调了“理论+实践”双轮驱动的重要性,并提出了构建AI教育体系化能力的观点。郝露茜老师则从“课堂实践”到“跨界创新”的角度,阐述了拓宽AI教育能力边界的方法。唐路胜老师通过“赛事驱动+成果沉淀”的模式,展示了如何以实践激发AI教育的活力。
圆桌论坛环节由东莞市教育局教研室数字化部部长王征主持,与会嘉宾围绕“AI教育”“AI赋能”“教师成长”三大热点进行了深入讨论。黎清万老师指出,教师不需要精通算法编程,但需要理解算法逻辑,以便更好地服务于培养学生AI素养的目标。关晶莹副校长则提出了通过“青蓝工程”帮助青年教师提升AI教育能力的建议。
王征部长在点评中提出了“数智莞师”需练就“五种AI气质”,包括懂AI理念、用AI提效、创AI课程、慎AI边界、共AI成长。他还强调了避免“形式化AI应用”,构建“师生机协同”新生态的重要性。
活动最后,王征部长带领大家研读了多项AI教育核心政策文件,为教师成长与学校实践提供了明确指引。东莞市正通过课程普及、教师赋能、场景创新、示范推广、支撑保障五大措施,系统推进教育数智化,努力打造具有东莞特色的人工智能教育生态。
此次沙龙不仅为教师们提供了可复制、可落地的成长路径,也明确了政策导向与实践方向,对东莞科技教师队伍建设与人工智能教育普及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下一篇:灵巧智能IROS首发开源DexCanvas数据集,破解灵巧操作物理对齐难题,构建灵巧操作数据基座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