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

热射病急救30分钟黄金窗!22111000热线激增三倍

 
  东莞120调度中心大屏闪烁红灯,7月第3周22111000热线接到47起中暑求助,是去年同期的3.2倍。值班医生林倩接通最新来电时,电话那头传来建筑工友的嘶吼:"老张体温41℃还抽筋!"她紧盯急救倒计时器:"立即脱衣泼水!30分钟内要压到39℃以下!"
 
​  体温计里的生死时速​
 
  某工地板房内,安全员小王撕开降温背心贴在昏迷工友腋下。这种含相变材料的应急装备,是东莞疾控上月配发的"急救包"核心物品。电子体温贴显示"40.2℃"持续报警,工友按视频指导将冰水瓶塞进患者腹股沟——这是疾控科普动画强调的"黄金三角区降温法"。更关键的细节藏在急救手册折页:抽搐患者需侧卧防呕吐窒息,这条警示源自去年某例因误喂水导致的气道堵塞事故。
 
​  防暑黑科技潜入市井​
 
  南城菜市场入口,菜贩陈姨的电子秤新增了温度预警功能。当摊档气温超35℃,秤屏自动弹出"歇业避暑"提示,这是市场监管局的创新改造。隔壁凉茶铺的智能杯垫更成爆款:杯底感应芯片遇40℃以上高温会闪烁红光,杯身印着"每15分钟补盐200ml"的饮水公式。在老人活动中心,88岁的李伯撩起特制冰袖,内衬的凝胶层正吸收体热:"这比开空调省电多啦!"
 
  当夕阳将热浪染成橘红,东莞大道洒水车喷出彩虹。某写字楼保安的测温枪记录着数据:下午3点地面温度达61℃,但佩戴温差贴的白领们体内温度稳定在37.2℃。疾控中心监控室贴出最新热力图:中暑高发区从建筑工地转向老旧小区,明日将重点投放防暑语音桩。22111000热线录音里,林医生的嘱咐在晚高峰车流中回荡:"室内也会得热射病——空调滤网该洗了!"
 
上一篇:红纽带串百家门!大朗健康快车驶入巷头
下一篇:气切管专利改写呼吸诗篇!虎门医生唤醒沉睡生命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