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志愿者全线出击 筑起蚊媒传染病防控墙

7月26日,中共东莞市委社会工作部发出防控登革热、基孔肯雅热倡议后,全市志愿服务力量闻令而动。从东城街道到滨海虎门,从寮步镇至清溪水乡,超2500人次志愿者深入街巷社区,开展积水清理、科普宣传、环境整治等专项行动,将防控网络延伸至城市末梢。绿马甲的身影正成为守护市民健康的流动屏障。
东城街道的志愿者已开展102场专项活动。1361人次志愿者配合社区穿梭于楼宇之间,他们手持长柄网兜清理天台积水,逐户检查盆栽底盘,向居民演示水生植物换水技巧。宣传展架前,志愿者用方言讲解蚊虫生命周期图:“积水五天就能孵出蚊子,瓶罐倒扣最管用!”这类接地气的科普让防控知识深入人心。
虎门镇龙眼社区党员志愿者率先戴上红袖章。他们带领群众开展“翻盆倒罐”行动,废弃轮胎、泡沫箱、塑料瓶等积水容器被逐个清空。在农贸市场,党员志愿者陈大姐举着喇叭演示:“鱼缸养两条孔雀鱼,吃蚊子幼虫比药水管用!”生动示范引发居民纷纷效仿。
寮步镇60余支服务队构建起“政府+志愿”防控网。523人次志愿者累计服务超1400小时,发放万份宣传单覆盖2.5万居民。在城中村,志愿者协同环卫工疏通堵塞沟渠;在老旧小区,他们用砂石填平坑洼地面。社区书记感慨:“志愿者补足了人力缺口,楼栋死角也有人管了。”
清溪镇的“绿马甲”跟随疾控人员入户教学。在临河居民区,志愿者协助居民给储水桶加盖纱网,指导盆栽垫盘撒入灭蚊颗粒;望牛墩志愿者重点排查公园设施,儿童戏水池每日换水记录被制成公示牌;茶山镇40名青年志愿者分组包干,回收站废旧轮胎钻孔排水,楼道堆物全面清理。
市委社会工作部负责人表示,志愿力量将持续织密防控网络。随着雨季持续,更多专业社工将加入培训志愿者识别蚊幼、配置生物灭蚊制剂,让群防群控体系更具韧性。绿马甲穿梭的街巷里,积水容器正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居民窗台新装的防蚊纱网——这场全民行动已悄然改变城市细节。
下一篇:医保服务携防蚊知识进社区 1800余居民享家门口健康守护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