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计划用3年时间扎实推进“三大工作体系”建设
日前,由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地震局、市人力资源局、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办,市土木建筑学会、勘察设计协会、建筑业协会承办的“投资今天,共筑更加安全的明天——谈城镇化进程与防震减灾”专题讲座举行。本次专题讲座邀请广东省地震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广东省情调查与对策咨询专家梁干作为主讲嘉宾,由市地震局局长陈伟东主持并介绍我市创建防震减灾示范城市工作情况。
座谈会透露,我市辖区内实际存在着两条断裂,分别是石龙-厚街和南坑-虎门断裂。我市的地震基本烈度是Ⅵ度和Ⅶ度,其中长安、虎门、厚街、沙田、道滘、洪梅、望牛墩、麻涌8个镇街和中堂、万江、南城的部分自然村是Ⅶ度,其他地区是Ⅵ度。东莞地震潜在震源区震级上限是5.5级,珠江口潜在震源区震级上限是6.5级。有当代仪器记录以来,东莞曾发生8次地震。
2013年开始,我市根据有关要求开展防震减灾示范城市创建工作,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广泛动员城市各阶层力量参与创建工作,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同、全民参与”的创建格局。创建范围以松山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核心区域,结合中心城区4个街道(莞城、东城、万江和南城)的相关工作,统筹规划,分步实施,以点带面,点面结合,创建防震减灾示范城市,切实有力推动全市防震减灾工作。
会议透露,我市计划用3年时间,逐步铺开各项具体工作,扎实推进地震监测预报、震灾预防、应急救援防震减灾三大工作体系建设,加强地震监测能力建设,确保新、改、扩建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得到落实,扩大防震减灾科普宣传覆盖面,做好地震应急救援准备。创建的目标是希望通过开展创建活动,进一步完善我市防震减灾工作体系,切实提高市民的防灾意识,全面提升城市对地震灾害的综合防御能力,使防震减灾工作与我市经济社会的发展相适应。
下一篇:2014年1-4月东莞外贸增幅实现“双超”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