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将迎哪些机遇和挑战?头脑风暴建言献策
东莞将迎哪些机遇和挑战?头脑风暴建言献策
先行先试,东莞从农村走向工业化发展的道路上,已经完成了为全国探索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
如今,东莞再次入选国家新型城镇化试点城市。东莞又将迎来怎样的机遇和挑战?这一次,东莞又该如何先行先试,为全国再闯新路径?
特邀请国家、省、市各方新型城镇化领域研究专家、学者,政协委员、民间智囊分组讨论,头脑风暴建言献策。
1
讨论入选试点城市
倒逼制造业转型升级
先行先试有望成全国示范样本
记者:上月好消息传来,东莞正式入选新型城镇化试点城市。你觉得东莞的优势在哪里?
广东省城镇化发展研究会副会长兼东莞办事处秘书长李宗洋:按照中央的最新部署,新型城镇化建设未来将有两种主要路径模式。一种是规模集约式路径,一种是就地城镇化。
在我看来,东莞在就地城镇化方面将具有示范标本意义。过去30年的改革开放,东莞32镇街在工业化的过程中已经实现了城镇化,它们的产业结构和城市配套都是合理健康的。城市的城镇化与产业的咬合关联度是紧密联系的。不像内地的很多城市,它们的城镇化只是房地产化,人的就业和福利保障等都没有到位,这是不可取的。
所以,有了这些优先条件。未来,东莞在这一轮新型城镇化试点建设中继续先行先试,其经验将成为全国可输出的示范样本。
著名经济学家、中山大学岭南学院财政税务系主任林江:我认为最大的特点是,在成为新型城镇化试点城市的背景下,农业人口市民化,还有更多的外来务工的农民工市民化,在这样的新形势下,东莞如何去适应这样的变化,能否提供更多的就业工作岗位。这会倒逼东莞要为这些外来务工人员做更多的努力,这是和其他试点城市相比具有的特点之一。
此外,东莞有庞大的加工制造业,如何在新形势下转型升级?这也是东莞最大的特点。要知道,新型城镇化城市并不是简单多几家工厂,而是应该优化产业,比如发展高端的电子信息产业,让更高的附加价值产生,这也是东莞的压力,同样也是倒逼机制。
而东莞在推进新型城镇化试点方面,也有多方面的优势。东莞发展了30多年的制造业,有很好的产业集群和服务体系。但是东莞还是传统产业占比多,现代服务产业比较少。东莞可以利用现有基础和优势,提升现代服务产业,发展先进制造业。
入选试点城市
或能让东莞改革步子迈得更大更快
记者:成为试点城市后,又将给东莞带来哪些机会?
林江:这对东莞来说是一个契机。东莞入选新型城镇化试点城市,这并不是一个评荣誉,对东莞来说,今后可以争取国家的政策调整,产业扶持等一系列“优待”。
比如,在制度创新上,有可能国家会给你先行先试的政策。像东莞的融资机制、投资创新方面,之前东莞已经做了很多努力,但是成效不明显。东莞是不是可以在成为试点后,在这些方面进行创新,步子迈得更大一些,走得更远?
记者:下一步,东莞新型城镇化建设试点又将如何先行?
李宗洋:东莞城镇化建设可谓得天独厚,他的工业化过程已经走完了。未来,更多需要的,是行政上的放权。比如,东莞水乡一体化工作已经启动,但一直推进比较慢。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国家政策的指引。再比如,广东自贸区建设东莞并不在其中。但东莞也有一个松山湖和生态园,未来有没有可能成为自贸区改革的试点?
新型城镇化试点,未来将给东莞更多的政策红利。东莞大部制改革效率更高,东莞利用权力的机会更大,审批流程等都将比原来更快。
可以说,改革的红利将在今年陆续显现,但现在政策的细则还没有出台,下一步可以继续观察。2015年的东莞,将更加精彩。
2
讨论人的城镇化
降低门槛 吸纳更多的新生代农民工落户城市
记者:新型城镇化试点的一个核心,就在于人的城镇化。东莞应该如何逐步放宽入户政策,让更多的人成为东莞市民?
市政协委员尹利平:与老一代农民工相比,新生代农民工的文化程度相对较高,思想敏锐,公平与民主意识增强,非常向往城市生活和工作环境,融入城市意愿强烈。但是,愿望同现实之间差距很大,他们无法承担城市高昂的生活成本,导致大部分农民工无法在城市立足,找不到归属感。
东莞市现行的户籍制度改革正在逐步完善中,针对外来务工人员推行“积分落户”的政策,但这些积分落户政策,对于学历偏低、无技能职称证明的普通农民工来说,门槛仍然较高,建议降低条件,对稳定就业创业农民工的落户研究相关政策,进一步放宽准入门槛,让更多对城市社会、经济建设做出实际贡献的新生代农民工落户城市,增强他们对城市的归属感,增强城市的和谐感。
设定一个年限 让对东莞有感情的农民工有希望留下
市长经济顾问、中国与全球化研究中心主任王辉耀:东莞的城镇化建设有条件打造成为中国的典范。东莞830万常住人口中,非户籍人口达到640万,如果能逐步实现他们的城镇化,将为全国的城镇化推进打造样板和典范。
这里面,一方面建议大学生来莞就可以直接入户。另一方面,建议在莞5年以上(也可能是8年,但一定要认真评估以后给出一个年限的标准)的农民工,也可以享受城镇待遇,他们的子女能读好书,他们自己努力表现能入户。
这样,让对东莞有感情的人能留在东莞,或者至少能给他们一个希望,东莞就不会只是一座培训学校。
记者:逐步放开入户政策,让更多的农民工和常住人口实现人的城镇化,你觉得东莞做好准备了吗?
王辉耀:东莞的产业链发展已经够了,主要做好测算,设定一个具体的年限逐步放宽农民工入户政策就行了。到时候,东莞的房子能卖掉了,东莞的企业不缺工人了,更多人留在东莞安心工作,将促进东莞的城镇化发展。
3
讨论大部制改革
虎门、长安或可探索撤镇设市
记者:新型城镇化试点,大部制改革减少行政成本也备受关注。东莞应该怎么做?
李宗洋:大部制改革,东莞的一些探索已经走在了全国领先,比如商事改革等已经成为全国经验典范。未来,路网的路桥费打通,广深之间的产业转移和统筹发展等,都将有很大的探索空间。
特别是,东莞的虎门、长安等超大镇,能否探索把镇的行政级别提升,撤镇设市。一些互补的镇有没有可能合并。水乡统筹的统筹力量的发挥等,都是可以探讨的。而传统的工商、税制改革等,则要根据中央的统一部署来进行,不能操之过急。
著名经济学家、中山大学岭南学院财政税务系主任林江:办事在镇里,但是权力在市里。这就好比一个人,头很大,但是只戴了一顶很小的帽子。因此扩权强镇,确实可以提升行政效率。但是,东莞放权到底能够放多少权?关键还是要想清楚,为什么要放权,哪些权可以放,哪些暂时不能放。
记者:新型城镇化试点推进,你觉得最难的地方在哪里?
李宗洋:最难的还是对核心领导的考核机制的改革。经济的指挥棒和政府官员的升迁的指挥棒到底会如何改革,现在还看不清,要靠中央来下决心。如何考核官员在改革中的种种努力,在中央信任和地方制度的放权之间如何达到平衡,还需稍作观察。(来源:东莞时报)
下一篇:《说城市道产业,别让东莞再尴尬了》
返回首页